美國反智都是《六人行》害的?美劇熱播造就「川普當選」跟「英國脫歐」,能說的通嗎

2019-09-26 18:3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經典電視劇《六人行》(Friends)首播至今已經25年,但是美國漫畫書作者大衛·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卻認為,這部歷久不衰的情景喜劇是「西方文明衰落」的罪魁禍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霍普金斯現在承認,他的指控有誇張的成分。

只不過,他在2016年3月發表在網站Medium上的一篇博客文章這樣評論這部史上最成功的電視劇之一,文章的點擊率後來超過了400萬。

《六人行》在25年前的9月22日首播,在這個月各種關於這個紀念日的報導中,不可避免地要提到那篇文章。

「是的,我當時寫了那個標題,是有意引爆話題,」霍普金斯向BBC表示。

「不過,在《六人行》裏面發生的事情,預示了後來出現的一些事。」

Writer David Hopkins
大衛·霍普金斯在Medium上對《六人行》的批評得到了超過400萬的閲讀量。

因為《六人行》,我們鄙視知識?

霍普金斯所指的電視劇裏「發生的事情」,是他對於羅斯·蓋勒(Ross Geller)這個角色的理解。這個由大衛·修默(David Schwimmer)飾演的多次離婚的考古學家在劇中經常受到身邊人的區別對待,繼而有大量的觀眾也是這樣看待他。

《六人行》前後在電視上播放10年,平均每集的收視人數達到2300萬。

David Schwimmer
修默飾演的角色,用霍普金斯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有天賦、高智商的男人被他那群白癡朋友虧待」。

「你可能把它看作是喜劇,但是我卻無法與你同樂,」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對我來說,《六人行》傳達出一種在美國的強烈反智傾向,一個有天賦、高智商的男人被他那群白癡朋友虧待。」在劇中,羅斯的學識經常受到「其他五個人」嘲笑。

自此之後,霍普金斯就認為,這種嘲笑鼓吹了所謂「專業知識的消亡(death of expertise)」。這種現象被人和川普上台執政以及英國脫歐等現狀聯繫起來。

這些政治動蕩的一個共通點是對既定知識的否定。川普任命那些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從政經驗的人充當顧問,以及他對氣候變化背後科學根據的質疑,都是這種否定的具體表現。

政治人物反智化

霍普金斯說,他是在2015年「翻煲」《六人行》時有了這種頓悟。那一年,全十季的《六人行》在網飛(Netflix)上線。

「我當時就預見到了,對專業知識的嘲笑和對白癡行為的讚揚,」他說。

Donald Trump during the campaign trail in 2016
川普當上美國總統,被一些人認為與一種「專業知識消亡」現象有關。

「很快,我們美國人投票就不會再以政治人物的品質為依據。相反,我們會根據我們會想和誰一起喝啤酒來給候選人排序,這很可怕。」

可是,《六人行》的最後一集首播已經在2004年5月的事情,川普第一次表態參選總統也是10多年後的事情。將問題歸咎於《六人行》,公平嗎?

「當然,在那之前就一直有足不出戶的書呆子,但是我們也要記住,《六人行》後來有多火,」霍普金斯說。

「那部劇簡直深入人心。每個人都在看,然後不停地接收到的信息是,學識淵博的羅斯是個討人煩的人。」

「我想,《六人行》開播之後,沒有多少父母會給自己的新生孩子取名叫羅斯。」

至少在英國似乎是這樣。《六人行》到現在仍然在英國非常受歡迎,而據英國國家統計署資料顯示,「Ross」這個名字在最多人取的英文名排行上,從1996年的第68位下降到了206年的720位。

《六人行》幫助川普成為總統?

2016年6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媒體評論人布萊恩·洛里(Brian Lowry)在談到當時還是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的川普越來越受歡迎時,就將矛頭更直接地指向《六人行》。

為什麼呢?因為在2004年5月6日,《六人行》正式播完之後,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視台的一名行政高層決定,將周四晚間的黃金時段交給一個叫《飛黃騰達》(The Apprentice)的節目。這個真人秀在那一年的1月就已經開播,主持人是川普。

在新的時間表裏,那個節目成為全美電視最多人看的電視節目第七位,它的收視在之後幾季才漸漸下降。

Donald Trump in 2004
2004年,川普的《飛黃騰達》接管了《六人行》留下的美國電視黃金時段空檔。

「儘管如此,在某種度上,川普通過真人秀所塑造和投射的形象,為數以百萬計觀眾定義了他就是一個成功和有主見的領袖,《六人行》的結束把接力棒交給了川普,」洛里這樣寫道。

「假如(《六人行》的)那群主創願意繼續,而不是拒絶了每集100萬美元的片酬,川普的節目或許就不會變成後來那樣大受歡迎的製作。」

同一年,當被問到假如沒有《飛黃騰達》,川普還有沒有可能贏得共和黨提名時,NBC高層保羅·泰勒迪(Paul Telegdy)的回答簡單直接:

「當然不可能。」

Facebook時代,人人成「專家」

霍普金斯還有一個論斷,認為2004年是反知識風氣的一個轉折點。

那一年,臉書(Facebook)正式開始運營,真人秀《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也連續第八年成為全美最高收視的節目。

Facebook page in 2004
2004年,臉書啟動,加速了意見擴散的效應。

也是在2004年,華盛頓帶頭佔領的伊拉克開始有叛亂襲擊湧現,而出兵伊拉克正是當時受到很多專家質疑的決定。

霍普金斯還指出:「在2004年格萊美獎(Grammy Awards),最佳搖滾專輯獎頒給了綠日樂團(Green Day,又譯「年輕歲月」)的《美國白癡》(American Idiot)。」

「這很諷刺,因為綠日樂團當時對於正在發現的事情是頗為批判的。而到了2004年,我們已經完全放棄,並且擁抱愚昧,將它視為一種價值。」

霍普金斯還觀察到,《六人行》幾乎沒有離開過螢幕。即使在進入網飛之前,它也在美國乃至全世界以各種形式重播。

Big Bang Theory actors Johnny Galecki (left) and Jim Parsons during a ceremony
霍普金斯認為,《生活大爆炸》對於知識分子的描繪也不甚友好。

他說,2004年之後有兩個最成功的電視喜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和《老爸老媽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某程度上都是對知識分子的嘲弄。

「看看《生活大爆炸》,那些極度聰明的人被描繪成不懂社交的人,一個永恆的笑料,」霍普金斯寫道,「至於《老爸老媽浪漫史》,泰德·莫斯比(Ted Mosby)的角色基本上就是面向年輕觀眾的新版羅斯。」

缺乏多元性和反LGBT

多年來,《六人行》還曾因其他原因受到過批評,主要都是針對人物設定缺乏多元化——故事以紐約為背景,根據201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這個城市的白人比例只佔33%。

劇中對於LGBT人士的描繪也經不起時間考驗,而且還有對其中一個主人公的肥胖羞辱(無獨有偶,正是羅斯的妹妹莫妮卡)。

Aisha Tyler
艾莎·泰勒(Aisha Tyler)飾演了《六人行》當中唯一一個重復出現的非裔美國人角色。

不過,霍普金斯認為,對羅斯嘲笑破壞性更大,因為它不是「指著你的臉說的那種」。

「它不是特別狠,那種霸凌不是以一種外在的方式進行,」他解釋說。

「儘管如此,羅斯自己的朋友還是在他每次展現自己的學識時貶低他。我一直在問自己,他為什麼還會跟他們一起玩。」

「當你細想這部劇持續性的影響力時,這是很令人擔心的。在這個時代,人們還在看它。而這個時代裏一個人的討喜程度比他或她的工作能力更重要,包括在參選總統這樣的事情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