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遠征軍退回中國,杜聿明部含冤野人山

2019-09-08 07:10

? 人氣

蔣中正命(由指揮官自行決定)遠征軍撤往印度(或印緬邊界)(作者提供)
蔣中正命(由指揮官自行決定)遠征軍撤往印度或印緬邊界。(作者提供)

所以若要將遠征軍退入野人山的責任全推給蔣中正並不公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中英美三方始終無法協同作戰、再加上英軍只想利用國軍--來掩護其撤往印度,--使得國軍自始至終均呈被動之態勢,最後導致了第一次滇緬戰役的失敗。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地點。圖片來源:亞洲週刊/25卷39期(2011.10.02)(作者提供)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地點。圖片來源:亞洲週刊/25卷39期(2011.10.02)(作者提供)

*作者為中正理工學院專科班畢,自由作家。

*附註:

(註一):早在1941年6月,中華民國就派出一支軍事考察團到緬甸,之後提出了《共同防禦意見書》,建議在緬甸邊境山地,重點為緬甸東南毛淡棉以東,構築工事,以防止日軍進攻。在兵力佈署上,則英緬軍只須派出兩至三個師,中國則可派出3~5個軍駐守毛淡棉以東地區,以確保仰光及緬甸的安全。

但實際上,英方只想要中方──「自滇攻越截敵歸路,間接協同作戰」,並非讓國軍直接入緬參與對日作戰。

參見──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解放軍文藝出版社),p6。

另據邱中岳將軍的考證,當時邱吉爾並沒有排斥或害怕中國軍隊入緬。但當時的東南亞戰區統帥韋維爾(另譯魏菲爾)、英緬軍總司令胡敦卻認為:中國人似乎從未放棄過對緬甸,特別是北緬部分地區的模模糊糊的傳統主權要求,一旦援英入緬的中國軍隊借機長期留在緬甸不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也有些滿腦子殖民主義的英國人認爲:遠東殖民地寧可丟給敵人,不願讓與友邦。

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19。

(註二):根據史迪威日記的記載,同古之戰要戰勝必須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西線的英軍能夠守得住;二是國軍能夠迅速確實的執行史迪威所制定的反攻任務。

參見──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聯經出版),p94。

(註三):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18。

早期英軍對外宣稱,派駐於緬甸的兵力,計有陸軍步兵兩個師、裝甲兵一個旅(戰車約150輛),空軍驅逐積極轟炸機計40餘架。而根據杜聿明和史林姆的回憶,英軍共有飛機45架,均集中在馬圭(Magwe)機場。最特別的是,緬甸對外號稱當時只有1.6萬人駐在緬甸,但撤至印度後,總兵力竟增加至3.6萬人。

參見──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解放軍文藝出版社),p9~10。

(註四):參見──呂牧昀、袁梅芳:《中國遠征軍:滇緬戰爭拼圖與老戰士口述歷史》(青森文化),p60。

(註五)參見──林國榮:《出國遠征~滇緬路會戰的進行與影響(1941年12月~1942年6月)》(中正大學歷史學刊,第19期/2016年12月),p203~250。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