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遠征軍退回中國,杜聿明部含冤野人山

2019-09-08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遠征軍退回中國卻在野人山遭遇不幸之事,責任不全在蔣中正。(資料照,蘇仲泓攝)

作者認為,遠征軍退回中國卻在野人山遭遇不幸之事,責任不全在蔣中正。(資料照,蘇仲泓攝)

這裡所指--由野人山返國的主要是杜聿明指揮的第五軍,另外甘麗初將軍的第六軍是沿泰緬寮邊境回到雲南,孫立人將軍新38師當時隸屬於張軫將軍的新編六十六軍,這支部隊最晚入緬甸,但最早被打垮,除了新38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軍進攻緬甸示意圖,來自--《史迪威:中緬印戰區美軍統帥/星光出版社》(作者提供)
日軍進攻緬甸示意圖,取自《史迪威:中緬印戰區美軍統帥/星光出版社》。(作者提供)

第一,當時英國對中國並不友善,單單要入緬支援作戰,國軍就被耽誤了好幾個月,結果導致先機盡失。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USPACFLT-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位於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同一天,日軍也空襲了西方盟國位於南太平洋上所有的軍事基地,盟軍損失慘重,因此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12月8日,美國對日本宣戰,日本也在稍後才正式向美國宣戰。同一天,英國、荷蘭也對日本宣戰。9日,經歷了4年抗戰的中國也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公開對外發表文告--廢除與日本之間的一切條約、協定、合同......等,這當然包括了1895年中(清)、日兩國所簽訂的《馬關條約》,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正式對外宣佈要收回《馬關條約》中所割讓的臺灣與澎湖。10日中國也對德、義兩國宣戰。11日,德、義向美國宣戰。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新的階段。12月23日,中、美、英參國聯合軍事會議在重慶曾家岩蔣中正官邸舉行。但會議一開始,英國就因為舊日大英帝國的優越感與中國發生嚴重爭執,當時擔任駐印度總司令的阿奇博爾德.衛佛爾伯爵(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1883~1950)蠻橫的表示:他要把美國根據【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法案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運到緬甸的所有物資統統占為己有,其中也包含了美國預備支援中國的空軍志願軍(AVG-American Volunteer Group)全部戰機;同時還傲慢的說:「若讓中國軍隊進入緬甸,那是英國的恥辱」。因此會後中、英兩國雖然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但英國拒絕中國派兵進入緬甸協助英軍對日作戰(註一)。為了保護中國西南邊陲的安危與支援英軍保衛緬甸和維持中國最後的國際運輸線的暢通。羅斯福總統親自出面與英國協調,兩國元首於1941年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著名的【阿卡迪亞會議】(「阿卡迪亞」為會議代號),會中除先確認「先歐後亞」的戰略外,羅斯福總統也明確指出,盟軍在亞洲的戰略就是保住緬甸、印度,這樣不但可以阻止日軍攻入印度洋,將日本困在亞洲,還能避免日本與德、義等軸心國家的軍隊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會師。為此,美國在沒有徵得中國同意下,逕自把緬甸、泰國、法屬越南、印度從盟軍的東南亞戰區劃出來,與中國戰區合併,稱為「中、緬、印戰區(CBI-China-Burma-India Theart)」,由中國的蔣委員長出任戰區最高總司令。在會議舉行的同時,自1942年1月9日,英印軍第17師令部抵達仰光,擔任緬南之作戰任務,印度步兵第46、48兩個旅,澳洲第63旅及英國裝甲兵第7旅,亦陸續到達緬甸,此時英國派駐於緬甸的總兵力約40,000人,戰車150輛,飛機60架(註二)。但直到2月15日,山下奉文的第二十五軍(轄第18、55兩個機械化師,約11萬人)攻下位於馬來半島尾端的新加坡後,慌了手腳的英國才不得不向中國求援,而且急迫的要求中國派出更多的軍隊來緬甸支援英軍作戰。中華民國政府在1942年2月25日,緊急派遣當時僅有的兩個戰略預備隊--杜聿明的第五軍(為國軍唯一的機械化部隊)轄第96師(余韶)、新22師(廖耀湘)、200師(戴安瀾)、新兵訓練處黃翔、200師直屬裝甲第149團(團長胡獻群少將,1905~1966,畢業於中央軍校第六期,中將退伍)、汽車(杜洪範)、砲兵(朱茂臻)、工兵(李樹正)等輜重部隊、補充兵第1、2團(周耀禮),由滇西進入緬甸往緬南之仰光方向前進;另甘麗初的第六軍,轄第55師(陳勉吾)、第93師(呂國銓)、49師(彭壁生)與一個錙重兵團,由昆明經保山從泰緬邊境前進,蔣中正原先任命衛立煌為遠征軍司令,但衛並未到任,因此暫由杜聿明指揮,進入緬甸協同英、緬軍對日本作戰,不久之後國府再下令將遠征軍交由羅卓英將軍指揮。蔣中正也在3月3日親自飛抵前線臘戌(Lashio)視察。3月8日,仰光被日軍占領。史迪威將軍(Joseph Warren Stilwell,1883~1946)在11日抵達緬甸,21日蔣中正正式認命他為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並全權指揮中國遠征軍。但此時國軍主力仍困在緬北,駐緬英(緬)軍卻已經陷入混亂,緬甸局勢逐漸失控。

歷史很難以二分法定義,跟著蔣介石來台的軍隊不乏曾站在軸心國陣營者。圖為國共內戰期間,1946年5月27日,國軍在四平大敗林彪共軍後,蔣介石國防部長白崇禧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右)陪同下,在瀋陽視察國軍。
杜聿明(右)當時指揮部隊,進入緬甸協同英、緬軍對日本作戰。(資料照,)取自網路

第二,由於英國統治緬甸並不得人心,打著解放亞洲旗幟的日本因此得到許多緬甸人的歡迎,例如翁山蘇姬的父親當年就是幫助日本的第五縱隊,所以國軍入緬除了要對付日軍外,還必須提防緬甸游擊隊的攻擊。

日軍入侵緬甸的同時,還協同一支由200名緬甸人組成的獨立義勇軍,打著「驅逐西方列強勢力」、「解放白種人統治的亞洲人民」的口號,由第十五軍司令飯田祥二中將(後由牟田口廉也接任)對外正式發表《昭告親愛的緬甸1,600萬人民》之聲明:「日本軍進攻的目的,在於驅逐一世紀不斷壓榨緬甸人的英國勢力,並協助緬甸人民達到長年以來所引頸期盼的獨立,為了亞細亞永遠的和平,從今天起一同攜手合作吧」、而早在1月首相東條英機(1884~1948)於東京帝國會議發表演講時就特別向緬甸人民喊話:「日軍進攻緬甸的目的是掃除英國勢力,解放緬甸民眾,支援其獨立的夙願」。結果日軍只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就在獨立義勇軍的協助下完成了佔領緬甸的作戰任務。

東條英機與石原莞爾。
東條英機(中)於東京帝國會議發表演講時,特別向緬甸人民喊話:「日軍進攻緬甸的目的是掃除英國勢力,解放緬甸民眾,支援其獨立的夙願」。(網路截圖)

第三,英軍從一開始就把國軍當成後退的掩護部隊,所以使得國軍在所有戰場均因側翼遭日軍突破而敗退。這從最早的同古之戰(即戴安瀾將軍的200師)……到放棄平滿那作戰……都是因為英軍提前落跑所致。

(1)在同古之戰時,負責防守西線普羅姆(Prome)的英軍不戰而逃(註三),使得第200師遭到第55師團與前來增援且擅長叢林戰的第56師團--總兵力超過50,000人的雙面夾擊,為避免全軍覆沒,杜聿明在請示完蔣中正之後,即繞過過史迪威而逕自下令第200師於3月29日在新22師的接應掩護之下,從同古以東撤離,沿色當河東岸到葉大西(又名葉帶西)集結,車輛經毛奇公路歸還,待主力撤出同古後將色當河大橋炸毀,歷時12天的「同古之戰」以國軍主動撤離,日軍佔領一座空城作結(註四)。

(2)而早在第200師於3月底退出同古後,平滿納就成了盟軍抵抗日軍北犯的戰略要衝。杜聿明因此制定了「平滿納作戰計畫」,國軍計畫由第五軍主力將日軍主力──第55師團吸引至平滿納附近山地。爾後,駐守緬東之第六軍(面對日軍第18師團)、西路之英軍向平滿納靠近,形成口袋合圍態勢,一舉集殲日軍主力,進而收復同古、乃至仰光,計畫明確應在4月15日前結束作戰。其中負責欺敵與吸引日軍的是由廖耀湘率領新22師,他們利用斯瓦至平滿納多為隘路的地理條件,各部交替掩護,經過兩週不斷的戰鬥,逐步的將日軍主力逐步吸引到第五軍主力在平滿納的口袋設伏區。但負責掩護中國遠征軍右翼,駐防於伊洛瓦底江一帶──即阿藍廟、瑪格威、仁安羌等地的英、緬軍則早已喪失鬥志,4月17日,只跟日軍第33師團一接觸就潰散而後撤,再加上原有駐於曼德勒的預備隊──新38師兩個團(第112團與第113團)被史迪威給調至仁安羌(「仁安羌」在緬甸語為:油河之意,當地有中南半島最大的油田,又翻譯成:「燕南揚」)解救被圍的英軍,只剩114團留駐曼德勒,在沒有足夠兵力可以填補缺口的情況下,使得平滿納地區中國遠征軍的右翼完全暴露給日軍。同樣的負責左翼的暫編第55師因防線過長──以營、連為單位分散配置在毛奇、保拉克、南帕、羅衣考、棠吉、他希、黑河等地──而遭日軍第56師團衝散,如此一來,在中路平滿納準備會戰的中國遠征軍第五軍,不僅左、右兩翼都處於沒有掩護,還有被敵人截斷後路、包圍殲滅的危險。最後羅卓英只能在4月18日淩晨,正式下令放棄平滿納會戰。

(3)甚至在從曼德勒撤退時,英軍也完全不聯繫位於曼德勒大橋以東的國軍一同撤離,直到國軍察覺大橋被炸毀後,英軍早已走遠,國軍則只能沿河岸大道撤退。(註五)

第四,緬甸比台灣大好幾倍,但全境主要的中國作戰部隊只有約10萬人,而且都是步兵,其中第200師雖是裝甲部隊,但許多重裝備並未帶來,而且即使有裝備,也不見得拿得到足夠的油料。另外雖有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幫助,但數量與土地面積相比仍舊太少。

當時入緬的中國遠征軍──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所屬部隊為第五軍騎兵團附屬工兵一部、第200師(配屬砲兵部隊未到)、新編第22師、第96師、第六軍所屬第49師、暫編第55師、第93師,第六十六軍所屬新編第38師、新編第29師、新編第28師。砲兵為第5軍砲兵團及砲兵第13團第1營。空軍為美空軍志願隊。中國遠征軍3個軍9個師,總兵力號稱10萬人,實為7萬餘人。英方認為中國人緬軍只有6.6萬人。(註六)

第五,最初蔣介石是認為國軍若是退入印度,恐遭英國刁難,因此主張部隊退回中國。這點後來在新38師徹入印度之初已經得到證明,英國本來要新38師繳械並以難民身分入境,要不是曾在仁安羌被救英軍將領出面,孫立人將軍說不定會下令部隊開火還擊。

孫立人將軍在負責掩護第五軍北撤的任務完成後,由於退路已遭日軍佔領,因此決定帶領新38師前進溫佐(由孟拱至溫佐距離約300公里)轉往印度,5月27日,新38師在經過幾場血戰後,全師仍有4,000多人(不含隨軍撤退的難民)安全抵達印度英帕爾(Imphal)(註七),在中國遠征軍各部中,新38師是唯一保持完整建制從緬甸戰場上撤退的一個師,不過當時英國人並不歡迎這支曾經救過他們的中國英雄。駐紮於此的英國東方集團軍司令歐文下令;「按照『國際法』,孫將軍的部隊必須,脫帽繳械(即視為難民),方能進入印度。」他的上司亞歷山大將軍(Harold Alexander,1891~1969)不但支持歐文的作法,更公開指責中國人是一群寄生蟲(怯懦的雜種),想靠著英國吃飽喝足(註八)。據說,孫將軍聽後,頓時勃然大怒;「想當初你們為難的時候,是我們解救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恩將仇報。」於是,孫立人將軍下令;「全師作好戰鬥準備,如果不讓進去,就用武力打進去!」最後是由當時印度英軍總司令韋維爾(1883~1950)出面才讓新38師能全副武裝的進入英帕爾休整。

但讓人氣憤的是,早在5月1日,亞歷山大與史迪威兩人在緬北薩根地區的伊宇進行會談時,亞歷山大還一本正經的對史迪威表示,依情勢(盟軍敗退)中國第五軍亦可能撤退至印度,因此他會為此進行準備工作,但是後因史迪威方面之無線電故障(故意關閉),導致雙方失去聯絡,英方也無情的推翻了兩人會談時的所有承諾。(註九)

(圖/蔣中正肖像。來源:維基百科;想想論壇提供)
最初蔣介石是認為國軍若是退入印度,恐遭英國刁難,因此主張部隊退回中國。(維基百科;想想論壇提供)

第六,原本國軍是有計劃的退回中國,但經過幾次戰役的拖延,再加上史迪威提前離開,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最後杜聿明決定不與佔據密支那的日軍硬拚,他下令部隊轉由英多(Indaw),往北至公路的盡頭-一個克欽人居住的小鎮--曼西(Mansi)以北的莫的村--往北翻越野人山回到中國。

前面提過由於英國的阻擾,使得遠征軍平白浪費兩個多月的時間才抵達緬甸佈防,導致所有的戰略佈局均處於不利的地位,最糟的是由於史迪威沒有遵照蔣中正的指揮而提前讓遠征軍有次序的退回中國境內,再加上他擅自拋棄部隊,獨自逃往印度,因此讓中國遠征軍陷入被日軍合圍的險境當中。4月29日,臘戊失守結果導致遠征軍全線動搖,一直得不到確切命令的杜聿銘,眼見緬北許多重要城市如:5月1日緬北鐵路終點--曼德勒失守、南崁在5月2日失守、八莫(Bhamo)在5月3日失守、密支那(Myitkyina)在5月8日失守,日軍甚至還攻佔中國邊境城市--芒市與龍陵、騰越.......到1942年5月10日,杜聿銘決定不依羅卓英以及史迪威的建議(命令)--由經溫托(溫佐)向西往印度撤退。而是尊照蔣中正最初的規劃,將遠征軍由密支那方向撤至騰沖。不過杜在4月底就已經先讓戰車、騎兵、輜重、汽車部隊先行撤退,只留下少數運送車輛來擔任大部隊運輸任務。但失去緬北的密支那與滇緬公路後,這時在緬甸的遠征軍主力尚有第五軍直屬部隊約15,000人(4個團)、新編第22師約6,000餘人、第200師約7,000人、第96師約5,000餘人,以及第六十六軍的新編第38師7,000餘人--總兵力超過40,000人的杜聿明為了盡速脫離戰場,他下令部隊繞過密支那轉由英多(Indaw),往北至公路的盡頭--一個克欽人居住的小鎮曼西(Mansi,曼西在緬語中的意思是公路盡頭的意思)以北的莫的林--往北翻越野人山回到中國。他先下令第五軍將剩餘的大砲、汽車等所有重型裝備全部集中於此銷毀,另外也利用砍伐來的竹木和從汽車拆下的篷布搭蓋簡陋的野戰醫院,就地安置了各部隊送來的重傷患1,500多人。由於無力幫助這批傷兵,因此留下部分藥品及食物,並依萬國紅十字會公約,在院外懸掛白底紅十字旗,希望日軍能不殺害這些傷患。而還有行動能力的官兵每人只保留輕裝和5天份的口糧分成4路經胡康河谷撤回雲南境內。但不幸的事就在此時發生了,根據曾經參加遠征軍、也是遠征軍戰史專家--畢業於軍校第十六期的邱中岳將軍(1919~2009)在其著作《遠征》中記載:「這些傷兵為了不作降虜,因此於5月21日淩晨1時集體引火自焚,含恨而終!……傍晚,杜軍長警聞此訊--『不禁惻愴動懷難以自己,踉蹌步出帳外,面對西南莫的村方向,俯首肅立、默哀致敬,而後仰視蒼穹,朗朗而誓:光庭(杜聿明字),只要一息尚存,誓滅日寇,報此仇雪此恨,以慰諸烈士在天之靈!』」(註十)。不過最麻煩還在後面,由於此地為中、緬邊境之原始森林--胡康河谷(緬甸語意為『魔鬼居住的地方』,統稱為:野人山),部隊進入後不久,各師即失去掌握,只能由部隊指揮官自行指揮行進。但5月是緬甸傳統雨季,山路崎嶇難行,再加上整個野人山地區縱深超過300公里,杜聿銘在回憶錄中就說:「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煙稀少,給養困難」,且因沿途可行的道路多為敵人封鎖,因此「曲折迂迴,費時曠日」。使得數萬大軍在野人山內繞了1個多月。又飢又餓還必須提防日軍飛機與緬甸游擊隊的攻擊,造成第五軍大量傷亡,其中負責後衛的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將軍就是在撤退回國的途中,在穿越西保──摩谷公路封鎖線時遭日軍偷襲而身受重傷,不幸於5月26日在緬北的茅邦(維克欽人居住地)為國捐軀,年僅38歲。第200師於6月17日撤回雲南時,全師僅剩2,600多人(戰死約5,000餘人、餓死在野人山的有2,000多人)。

第七,原本害怕國軍撤到印度會受到英國人的侮辱,一直堅持要部隊撤回中國的蔣中正,在史迪威失聯與獲知位於緬甸西北部實皆省的荷馬林(霍馬林/Homelin,位於緬甸西北部靠近印度邊境)遭日軍佔領之後,就決定讓遠征軍轉至印度或印緬邊境,不過因為撤退的計畫並不週全,使得野人山成為中國遠征軍最大的墳場。

早在4月底緬甸戰局危急時,身為前敵指揮官的史迪威想的不是如何力挽狂瀾,而是怎麼讓自己擺脫戰場逃入印度。5月3日,史迪威發電向參謀長馬歇爾謊稱:「中國軍隊崩潰在即,羅卓應與其軍需幕僚已離開,我們自尋辦法。(事實上羅卓英停留於緬甸)」另電美國駐華軍事代表麥格魯德,要他私下對蔣夫人這樣說(其實只是幫忙轉交一張紙條):「史迪威等一行百餘人,現正徒步向荷馬林(霍馬林/Homelin)前進,計程5月10日可達,在此稍事整頓使前往英法爾(英帕爾/Imphal);彼等備有糧食與武器,安全無虞。已囑杜聿明軍長將部隊交由基層單位指官率向印度轉進,母須以命令規律其行動。」

5月6日,史迪威發給杜聿明「盡快向滂濱轉進」的電令後即關掉電台、拋棄部隊,偷偷的自班卯克率領官兵--美籍26人、華籍16人、英籍13人和緬甸籍60人共115人--獨自逃往印度。(註十一)

由於完全得不到正確的情報,使得一直到5月18日,蔣中正還懷抱著希望以為能說服史迪威把遠征軍安全的帶回中國本土,但就在這一天日軍宣部結束緬甸戰事,史迪威也安全抵達印度,可憐幾萬國軍仍陷在野人山中與死神搏鬥。5月27日,蔣中正接到疑似--荷馬林已遭日軍佔領的消息後,便急電杜聿明--命他將部隊轉往印(度)邊境或列多(Ledo,又稱雷多、利多,位於印度東北阿薩姆邦接近緬甸的小城)、葡萄(Putao,位於緬甸克欽邦靠近印度與中國邊境的小鎮)(註十二)。5月31日,原本計畫穿越野山人返回中國的--新22師和第五軍直屬部隊,遵蔣中正之令折向西往印度轉移,於7月到達印度列多(註十三)。6月26日,回到重慶的羅卓英遵照蔣中正的囑咐,就中國軍隊如何在緬甸戰敗的經過,呈交了一份詳細報告書......雖然其中小心謹慎無一字點名批判史迪威,然而提供的事實,卻與史迪威簡略且具攻擊性質的記載大不相同(註十四)。在報告中,羅卓英詳細的紀錄了許多細節,說明數以千記中國士兵,如何在最高指揮官(史迪威)失蹤之後,跟隨中國長官甚至單兵各自求生,如何穿越原始森林和崇山峻嶺,沒有食物和醫療設備,最後大批死於意外、疾病和飢餓。在此過程中,有師長(200師戴安瀾)、副師長(96師胡義賓)及多位團長陣亡。其中特別是穿過人跡不至的緬北野人山,縱深400里,高度8,000尺,裡面盡是毒蛇猛獸,瘧蚊瘴氣,在彈盡援絕情況下,後有日軍追趕,第96師和第200師官兵只能以回復到野蠻人生活的方式,才能爭取到一線生存希望,但是他們卻沒有降敵叛變的事例,最後少數幸運者終於在不成人形狀況下陸續返抵雲南。這種慘痛歷程和(前述)史迪威安逸輕鬆的旅程,實在無可比擬(註十五)……直到9月5日,中國遠征軍才全部撤出緬甸(第六十六軍直到9月5日,才突出敵圍,退回滇西碧江)。

蔣中正命(由指揮官自行決定)遠征軍撤往印度(或印緬邊界)(作者提供)
蔣中正命(由指揮官自行決定)遠征軍撤往印度或印緬邊界。(作者提供)

所以若要將遠征軍退入野人山的責任全推給蔣中正並不公平!

而中英美三方始終無法協同作戰、再加上英軍只想利用國軍--來掩護其撤往印度,--使得國軍自始至終均呈被動之態勢,最後導致了第一次滇緬戰役的失敗。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地點。圖片來源:亞洲週刊/25卷39期(2011.10.02)(作者提供)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地點。圖片來源:亞洲週刊/25卷39期(2011.10.02)(作者提供)

*作者為中正理工學院專科班畢,自由作家。

*附註:

(註一):早在1941年6月,中華民國就派出一支軍事考察團到緬甸,之後提出了《共同防禦意見書》,建議在緬甸邊境山地,重點為緬甸東南毛淡棉以東,構築工事,以防止日軍進攻。在兵力佈署上,則英緬軍只須派出兩至三個師,中國則可派出3~5個軍駐守毛淡棉以東地區,以確保仰光及緬甸的安全。

但實際上,英方只想要中方──「自滇攻越截敵歸路,間接協同作戰」,並非讓國軍直接入緬參與對日作戰。

參見──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解放軍文藝出版社),p6。

另據邱中岳將軍的考證,當時邱吉爾並沒有排斥或害怕中國軍隊入緬。但當時的東南亞戰區統帥韋維爾(另譯魏菲爾)、英緬軍總司令胡敦卻認為:中國人似乎從未放棄過對緬甸,特別是北緬部分地區的模模糊糊的傳統主權要求,一旦援英入緬的中國軍隊借機長期留在緬甸不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也有些滿腦子殖民主義的英國人認爲:遠東殖民地寧可丟給敵人,不願讓與友邦。

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19。

(註二):根據史迪威日記的記載,同古之戰要戰勝必須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西線的英軍能夠守得住;二是國軍能夠迅速確實的執行史迪威所制定的反攻任務。

參見──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聯經出版),p94。

(註三):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18。

早期英軍對外宣稱,派駐於緬甸的兵力,計有陸軍步兵兩個師、裝甲兵一個旅(戰車約150輛),空軍驅逐積極轟炸機計40餘架。而根據杜聿明和史林姆的回憶,英軍共有飛機45架,均集中在馬圭(Magwe)機場。最特別的是,緬甸對外號稱當時只有1.6萬人駐在緬甸,但撤至印度後,總兵力竟增加至3.6萬人。

參見──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解放軍文藝出版社),p9~10。

(註四):參見──呂牧昀、袁梅芳:《中國遠征軍:滇緬戰爭拼圖與老戰士口述歷史》(青森文化),p60。

(註五)參見──林國榮:《出國遠征~滇緬路會戰的進行與影響(1941年12月~1942年6月)》(中正大學歷史學刊,第19期/2016年12月),p203~250。

(註六):當時入緬的中國遠征軍──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所屬部隊為第五軍騎兵團附屬工兵一部、第200師(配屬砲兵部隊未到)、新編第22師、第96師、第六軍所屬第49師、暫編第55師、第93師,第六十六軍所屬新編第38師、新編第29師、新編第28師。砲兵為第五軍砲兵團及砲兵第13團第1營。空軍為美空軍志願隊。中國遠征軍共三個軍9個師,總兵力號稱10萬人,實為7萬餘人。英方認為中國人緬軍只有6.6萬人,自1942年3月中旬至4月初,先後到達緬甸中部及同古地區。

參見──盧潔峰:《仁安羌解圍戰考》(解放軍文藝出版社),p13~14。

(註七):這數字來自《林蔚報告書》內的記載。林蔚將軍(1890~1955),畢業於江南陸師學堂暨陸軍大學第四期,當時擔任中國遠征軍參謀團團長。

另外鄧賢在他所寫的《大國之魂》一書中,新38師撤到印度的兵力為7,000餘人。

目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服務的黃道炫在《緬甸戰役蔣介石史迪威的失敗責任》一文中所記載的是──「以該軍實力較強的新38師為例,該師入緬後,除仁安羌一戰外,未進行大的戰鬥,而仁安羌一役,該部死亡、失蹤者僅200餘人。此外即撤退途中該部擔任掩護時遭受一定傷亡,5月12日陣亡200餘人,次日突圍時續有傷亡,加上其中一團遭敵包圍經激戰始脫險,傷亡較大。總計作戰傷亡數當在2,000左右。但該師在順利撤至印度後卻僅有3,000餘人,損失數和撤出數相加,即使算上部分脫隊者,該師參戰兵力也就在6,000人左右。」

(註八):參見──弗蘭克․麥克林恩:《緬甸戰役:從災難走向勝利(1942~1945)》,p123。

(註九):參見──《(44)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緬甸攻略作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p579~580。

(註十):參見──

(Ⅰ)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128~133。

(Ⅱ)雲南衛視(經典人文地理):《中國遠征軍》(中國友誼出版公司),p43~44。

(註十一):當時由緬北撤往印度的有兩條規劃路線,一是史迪威撤退路線(英多線)、二是新38師撤退路線(溫佐線),其中以溫佐線最為簡捷。參見─

(Ⅰ)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103。

(Ⅱ)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聯經出版),p111。

(註十二):1942年5月28日,蔣中正電杜聿明據稱──荷馬林失陷請所部暫向印邊境獲列多葡萄轉進。

參見──周琇環、吳淑鳳、蕭李居周琇環、吳淑鳳、蕭李居周琇環、吳淑鳳、蕭李居吳淑鳳、周琇環、蕭李居(編):《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史料彙編:中國遠征軍》(國史館),p147。

(註十三):參見──黃道炫:《緬甸戰役蔣中正史迪威的失敗責任》。

另外一種說法為:廖耀湘的新22師與杜聿明的第五軍軍部直屬部隊(5個團)進入野人山後迷路,大軍就在叢林中打轉,後來被美國飛機發現,靠著美軍空投的--電臺、糧食、藥品才得以存活,走出了森林之後,卻赫然發覺原本預定回國路線所經的中、緬國境已被日軍佔領,杜聿明最後接受廖耀湘建議將部隊改道經新平洋(Shingbwiyang,又稱為:新背洋、新譯為:欣貝延。原屬中國雲南省,中共建政後與野人山一起劃歸緬甸)抵達印度雷多(Ledo;)。

(註十四)(1942年)6月4日,蔣中正終於有機會親耳聽到史迪威的報告。由於史迪威是中國軍方第一個回到重慶的高級指揮官(其他的指揮官仍陷於戰爭或退中),而大部分中國軍隊的命運還處於模糊狀態中,因此將介石只能聽取史迪威的一面之詞,而史迪威本人也下決心要說個痛快淋漓。史迪威在讚揚了中國士兵的勇敢和下級軍官的優良素質之後,集中火力嚴厲批評高級軍官怯弱、做生意、粗心大意、領導無方和因循苟且。他抱怨中國指揮官躲在後方,不了解前線實情,也抱怨英國在緬甸的武裝部隊可能有7萬人之多,卻只將其中一小部分投入戰場。諷刺的是,當蔣介石要史迪威針對緬甸失敗指出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時,他的答案卻是同盟國缺乏空軍,因此地面部隊閉著眼睛和敵人作戰將近兩個月之久。

參見--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聯經出版),p127。

(註十五):參見--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聯經出版),p135。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