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德觀點:中國還是需要香港 ─香港自治與美中兩權爭鬥

2019-08-13 06:40

? 人氣

香港的任何變化可能都只有象徵意義,但這些象徵意義相當重大。美國給予香港大量特殊待遇,包括允許其接觸敏感科技、擁有簽證特權、不受對中關稅影響等等。但美國也可以撤銷任何一項待遇,所以可能會毫無下限地以此與中國談判。因此,中國即使完全不管人權問題,也必須嚴正看待香港問題;另一方面,如果它想避開美中貿易戰的關稅,許多商品就需要轉至香港重新出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盧比歐(Marco Rubio)日前提出草案,要求美國每年重新評估一次香港的自治權。這不僅能夠持續對中國施壓,而且鑑於美國在香港擁有許多直接商業利益,它似乎也是最可行的方案。但這項法案與《香港關係法》彼此獨立,《香港關係法》將繼續存在,其允許行政部門不需徵求國會同意就能直接採取行動,因此也適合透過推特發出威脅。

川普總統在離開白宮前往辛辛那提參加集會前在對媒體講話。(美聯社)
川普對國際關係抱持零和觀點,尤其相信中國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未來如果情勢需要,他可能就會拿改變香港的地位當成籌碼,以威脅中國。(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不能無視外資訴求

雖然北京在意識形態上反對香港的抗議,卻也不能讓香港就此凋零。首先,抗議群眾有一定的硬實力,他們形成了一股最可能挑戰習近平中央集權的力量,這群人不僅組織嚴密,而且與國際媒體,甚至金融市場緊密聯繫,台灣(中國政府宣稱未來台灣將與中國大陸統一)也對於類似行動得到啟發。剝奪以前在香港存在的權利,將比在大陸先否認掉這些權利,導致的抵抗力量是更強大的。

此外,中國目前還不能直接無視外國投資者的訴求,其之前持續多年的資本盈餘已經結束,如今面臨數十年來首次的經常帳赤字,迫使政府如果不讓人民幣貶值,就得面臨更多資本流入。貿易戰正威脅著中國的外匯存底。此外,在中國包商銀行被查封之後,投資者發現銀行間流動性問題出現恐慌,中國的銀行債券並沒有獲得完全擔保。

香港的核心價值是金融中心,而金融監管方面的最新發展,讓我們更了解中國的整體計劃。中國的財政部與香港的財務匯報局在5月簽訂了備忘錄,允許財務匯報局檢閱那些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包括之前因為語焉不詳的「國家機密」法律和無法查閱的審計紀錄。

根據之前的經驗,這些「機密」可能涉及一些會影響到公司價值的詐欺行為,也可能與官員的財富以及中國金融體系的其他細節有關。鑑於中國不願意揭露,我們的確可以懷疑其中某些資訊攸關重大。而被夾在中間的會計事務所,則因未能提供相關文件而被追究責任。

中美之間也有類似的爭端,但發展方向完全不同。中美不但沒有達成類似的協議,情況更惡化到參議員盧比歐提出另一條新草案,要求證券交易所將美國政府無法查核審計資料的中國企業除名。

其實,盧比歐的方案有兩大方向,一是對香港沒有太多干預,期望把香港當成金融中心;另一個目標則是期望透過香港問題來弱化北京。更不可思議的是,由於兩地資訊共享,北京似乎也想讓香港繼續當金融中心。北京原本可以支持現狀,培植上海成為一個符合北京意識形態的投資中心,這樣中國企業的相關資訊就不會流出中國大陸。但中國共產黨還是寧願務實,繼續把香港當成金融中心,對它而言是比較方便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