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黨務改革看國民黨身上的五種怪病與治療方式

2019-08-10 05:40

? 人氣

第四:研發構面(建立政黨政策內部辯論機制)

企業研發新的產品或服務,政黨研發政策主張及哲學系統,研發過程當然要參考用戶意見,許多民意代表或黨務幹部常會憂心忡忡的表示:「基層的聲音是......希望黨中央能夠......」,在此他們所指的基層,通常僅僅是指他的「同溫層」,是黨務活動會出現的特定族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重大政策對決的時候,常常出現「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奇景,婚姻平權法案通過時,臉書一片為蔣萬安打氣,同時有許多「憤怒的基層」打爆蔣萬安的服務處電話。一群台北市議員想為「廣大基層」請命,脅迫柯文哲恢復重陽敬老金,柯市府卻丟出57%民眾支持取消敬老金的民調。以為自己代表基層,實質上只是被同溫層限制視野,這便是政治工作容易遇到的「民意陷阱」。

20190709-國民黨立委蔣萬安9日出席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朱立倫「年輕的最好」記者會 。(顏麟宇攝)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資料照,顏麟宇攝)

如何幫助黨務幹部、政治工作者避免誤判形勢,並提醒黨內各種政策倡議者,要清楚自己代表的是「某群人」而非「全部人」?政黨內部要建立政策撞擊跟路線辯論的機制,鼓勵政黨內部成立議題性的次團體,

事實上,某些極具規模的網路業者,為了持續改善企業能力,會有「紅軍」與「藍軍」的虛擬編制,紅軍編制代表企業現有主力團隊,藍軍成員則負責找麻煩,扮演類似「駭客」角色,窮盡辦法找出主力團隊的缺點跟盲點,讓紅軍在產品問世前,儘可能的修正各種可能被攻破的缺陷。

舉例來講,為何不讓「婚姻平權」的正方、反方都在國民黨內有集會結社、政策建言的空間?並邀請正方、反方人士都加入政黨,鼓勵雙方在政策路線上長期辯論、長期折衝,也許雙方最後不是輸贏零和,而是激盪出能兼顧各方,社會效益極大化的政策路線。

第五:財務構面(訂閱制、議題專款、社會企業)

自從綠營執政,開始凍結國民黨黨產後,國民黨財務屢屢陷入困境,落得黨主席要借錢、黨工被裁員的艱難處境,不禁要問,若換了一位不像吳敦義主席這麼會張羅財務的領導者,難道國民黨就索性關門大吉嗎?以下探討幾項可行的財務收入模式。

1、發展「黨費訂閱制」

在黨費結構上,國民黨僅分為一般黨員年費200元,以及終身黨員1萬元兩種方案,沒有進行更細緻的差別訂價跟財務組合。事實上,微軟、Google、Apple、Evernote在軟體服務上,早已發展出「訂閱制」付費方式,提供不同覆蓋面的服務組合,讓用戶選擇訂閱有價差的「入門版、進階版、專業版、企業版」,在用戶財務可負擔的狀況下逐月小額扣款,最後達到營收的穩定性與可預測性。

政黨黨費如何達成差別訂價?舉例而言,參與黨部會議、對立院黨團有書面建言權、與選區議員座談、聽市長演講、大選造勢活動保留VIP席、旁聽一次中常會等等,都是政黨不用動支預算,就可以提供不同服務組合,而創造黨費差別定價的做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