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雲端先下海 微軟、臉書合作開發大西洋海底電纜

2016-05-27 22:45

? 人氣

現有的跨國(洲)海底電纜數量驚人。(取自flickr)

現有的跨國(洲)海底電纜數量驚人。(取自flickr)

微軟(Microsoft)與臉書(Facebook)兩巨頭在台灣時間27日宣佈,將共同投資開發跨大西洋海底電纜,西起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至西班牙畢爾包(Bilbao),總長度約6440公里,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60 TB,是南歐地區第一條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最快將於2017年開始運作,目前三方都未透露具體投資金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海纜擔重任

根據《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這條海底電纜被命名為「Marea」,在西班牙文中意為「潮汐」,負責電纜營運的則是西班牙電信巨擘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開發目的在緩解倍數增長的網路流量,並做為未來開發雲端技術和資料庫革新的基礎建設。

微軟表示,Marea除了用在技術開發外,也有保障跨州資訊傳遞穩定性的功能,避免其他海底電纜因為天災、人為因為或折舊等原因阻斷數據傳遞。電信市場分析機構 TeleGeography 研究部主管莫爾丁(Alan Mauldin)也說:「現在誰都不敢把雞蛋放在同一條電纜上。」

傳輸速率高出數倍

國際信息技術研究與分析公司高德納(Gartner)分析師史密斯(David Smith)表示,先前歐洲與北美洲的海底電纜數量有限且型號過舊,平均傳輸速度只有每秒337 TB,根本無法負荷大量的數據作業,許多資料只能透過衛星傳輸,在費用和速度上都不如實體線路。

提升網路和資訊傳輸速度,實體線路還是最經濟的方法。(取自flickr)
提升網路和資訊傳輸速度,實體線路還是最經濟的方法。(取自flickr)

史密斯表示,近五年來網路傳輸生態改變,以往有大量數據傳輸需求的多半是電信公司,而今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cider)當道,也讓早期的數據傳輸設備跟不上要求,這些主打網路和軟體的企業必須提供消費者快速的網路速度和穩定的伺服器,但是跟別的電信公司買設備實在太不符合成本,還不如大家合作開一條新的海底電纜。

根據報導,在Merea投入運作後,微軟的雲端整合功能將會進一步提升,包括搜尋引擎Bing、Office 365、Skype和Xbox Live等都會有明顯影響。

求人不如求己

微軟與 Facebook 的合作並非史無前例,Google 聯合5家跨國電信公司,在 2008 年時開展「Unity Cable」計畫,耗資3億美元(約新台幣97億元)在美國與日本架設總長1萬公里的海底光纖電纜系統,讓跨太平洋的資料傳輸速度提升20%。

莫爾丁表示,許多網路和軟體公司都體認到網路基礎建設的重要性,早在10餘年前就開始規劃投資。目前微軟已投資4條海底電纜,Facebook有2條、亞馬遜(Amazon)1條,Google包括現有和計劃開發中的共有5條。

現有的跨國(洲)海底電纜數量驚人。(取自flickr)
現有的跨國(洲)海底電纜數量驚人。(取自flickr)

莫爾丁表示,海面下的電纜數量超乎一般人想像,但大多數都是提供企業或開發者作為私用,且有越來越封閉的趨勢。根據 TeleGeography 統計,2010年非提供公眾使用的海底電纜佔整體20%,時至今日已有三分之二的海底電纜為私部門使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