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式微的權力人物:《烽火巴黎眾生相》 選摘 (2)

2016-05-20 05:30

? 人氣

喬治六世正式肖像(約於1940-1946)(圖取自:維基百科)

喬治六世正式肖像(約於1940-1946)(圖取自:維基百科)

戰爭過後,隨著反法西斯的情緒在遭到大轟炸後的倫敦日漸高漲,英王喬治六世也唯恐考驗他哥哥政治野心的極限,於是溫莎公爵夫婦再度返回法國。喬治六世如此謹慎是明智之舉:因為溫莎公爵夫婦絕對尚未放棄他們能在名義上統治英國及其領地的夢想。他們野心勃勃,打算奪得掌控英格蘭的權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1936年12月11日向全英國發表的退位演說中,愛德華毅然決然宣布:「現在我一併退出所有公共事務,卸下我的重責大任。」他聲稱,他無法想像少了他身邊心愛女人的生活。不到10年之後,他再也不堅信王位與愛情兩者不可能兼得。早在1946年,公爵與華莉絲便偷偷展開計畫,防止伊莉莎白公主(Princess Elizabeth)繼承王位,成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公爵在57歲時發現,尋歡作樂的悠閒生活,並非永不令人厭倦。維持世紀最偉大戀情的生活,有時也相當辛苦。

這項戰後讓溫莎公爵重返英國王位的祕密計畫,直到近期才讓人在王室的私人信件中發現,發現者是一位格外勇敢的檔案保管員。那些文件首度揭露的驚人事實是,從1946年一直到52年,溫莎公爵夫婦在巴黎的對話以及一連串的信件中顯示,他們積極透過不公開管道和各種精心策略,企圖取代年輕的伊莉莎白公主。

只要喬治六世依然健在,英國就沒有政變問題。可是,國王的健康狀況並不好。這可是一個誘人的機會。1946年,喬治六世重病,伊莉莎白公主還不滿20歲。溫莎公爵夫婦於是和另一位英國貴族肯尼斯‧迪‧庫爾西(Kenneth de Courcy)開始採取各種步驟──如果國王在他女兒的角色確立之前駕崩,公爵絕對有機會去填補那個應運而生的權力真空。

問題在於,喬治六世熬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健康危機,導致具體計畫無法執行,而溫莎公爵對於政治背叛的態度,或許也有點過於模稜兩可。到了1949年春天,他弟弟第二度因病住院時,年輕的伊莉莎白公主地位仍然不穩,英國貴族和政府裡有些人對於她最近嫁給來自德國某公爵家族的年輕希臘貴族菲利浦(Philip)也同樣焦慮。溫莎公爵如果此時採取行動,那麼這個時刻就相當危險;他有可能成功竄位。

溫莎公爵的策士為他擬定的策略是一項明確的政治復辟計畫。迪‧庫爾西從倫敦建議公爵夫婦回到英格蘭,在鄉間過過安靜優雅的退休生活──但是別離倫敦太遠。他勸他們不妨買下一大片土地,從事農業現代化與家畜養殖業,同時確保那片新土地必須離倫敦夠近,好讓那些進行權力運作的人可以駕車到鄉下度週末,參加晚宴。公主之所以實力薄弱,原因在於年紀尚輕,某些人也認為她的親戚野心太大。當國王駕崩,根據合理的推斷,只要溫莎公爵步步為營,他顯然將是令人安心且熟悉的「英格蘭」戰後繼任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