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農事—打豬草和弄魚:《日子瘋長》選摘(2)

2019-03-27 05:10

? 人氣

收完籇子回家,祖父已經起床,開雞籠,餵豬食,把牛牽到塘邊喝水。我將桶子裡的魚提給祖父看,祖父接過來掂了掂說:「今天別伺了!」我明白,祖父是讓我把水口留給別的人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秋冬季節,魚躲在深水區不動,上水下水的籇都伺不了,只有放花籃。花籃是一種形如水桶、兩頭有口的籇,魚兒從哪頭口子鑽進來,都被倒刺擋住出不去。將青草或炒熟的米糠團子放進花籃,在花籃上連一根長長的繩子,用竹竿將籃子放到堰塘或河港的深水處,把繩子拴在一個隱密的木樁上。收取時,扯著繩子便把花籃拉了上來。

透過捕魚體驗人生(圖/行人文化實驗室提供)
在作者老家,弄魚是用各種手段捕魚的總稱。老家人會說某人會釣魚,某人會打魚,某人會捉魚,通常不會說某人會弄魚,而老家人說我是會弄魚。(資料照,行人文化實驗室提供)

水魚在北方叫鱉或老鱉,在老家叫腳魚。水魚喜歡鑽泥巴,堰塘乾涸後,人們常常在泥巴裡踩著水魚,所以稱之為腳魚。除了踩腳魚,弄腳魚還有好多種方法:放、打、摸、撿、捉、釣等等。放腳魚的工具是一根中號縫衣針,用尼龍線穿上,連上一根半米長的竹棍。先將豬肝切成五釐米長的條,浸上菜籽油,然後穿到縫衣針上,用尼龍線捆綁牢實,扔到估計有腳魚的水域,把竹棍插在岸上。一般一次會放10幾根竹棍。因為不要像釣魚似的拿根釣竿守著,所以叫放腳魚。如果尼龍線被繃直了,說明有腳魚吃了豬肝,而且縫衣針已卡住腳魚的脖子,拽著尼龍線慢慢拉,腳魚便會被拉上來。倘若拉得太急,腳魚劇烈掙扎,也可能掙斷繩子逃脫。我曾放到一隻2、3斤重的腳魚,脖子上竟卡了3根縫衣針,說明這隻腳魚逃脫了3次。

打腳魚要用一杆帶滑輪的槍,相當於現在釣魚的海竿。在尼龍線上裝上兩排掛鉤,再繫上一個鉛砣。腳魚潛水能力差,隔不多長時間便要浮出水面透氣,尤其是夏天,浮在水面將腦袋伸得高高,打腳魚的看見,一杆甩過去,然後用力左右擺動。腳魚受驚下潛,正好被擺動的掛鉤掛住。打腳魚一要眼睛尖,二要手法準,沒有訓練的人,弄不好會掛了自己的耳朵。

摸腳魚只能在夏天。腳魚聽覺靈敏,即使在幾米深的水下,也能聽得見岸上的聲音。夏天打雷,腳魚聽見就往泥裡鑽,水面上便鼓出一串串水泡來,看準冒水泡的位置潛下去,便會在泥巴裡摸到腳魚。腳魚出水會咬人,必須用拇指和食指掐住腳魚的後腿窩。沒有雷聲的天氣,站在水裡兩掌相向用力擊水,也會發出嘭嘭的聲響,腳魚以為打雷,照樣往泥巴裡鑽。冬天乾了水塘或河汊,大小的魚都捉盡了,只有腳魚藏在了深深的泥坑裡。到了晚上八九點鐘,腳魚憋不住氣,鑽出泥巴將頭昂得老高。這時候打個火把提個水桶,下到坑裡順手就撿。看到有人來,腳魚自然會逃,但泥巴上留下兩行清清楚楚的腳印,順著腳印摸下去,手到擒來。有一年臘月村裡乾塘,我和弟弟竟然撿了滿滿兩桶子腳魚。么叔殺得腿發麻手發痠,剩下半桶送了鄰居。產卵的季節,腳魚晚上會偷偷爬上岸來,尋找沙土或腐殖質鬆厚的地方產卵。把準那個季節,在清朗的月光下守上幾個夜晚,只要手腳麻利,總會捉到幾隻腳魚。平素釣魚,即使不用豬肝做誘餌,用釣鯽魚草魚的蚯蚓,也會釣到腳魚的。一天清晨,我居然在一個平常釣鯽魚的窩子,釣了19隻半斤大小的腳魚。提回家裡,祖父說太小了,吃了可惜,再養養吧,提到塘邊倒進了水裡。

撒網打魚,慣常是大人的事,一來濕水的漁網有30來斤,力氣小了提不起;二來撒網有技術,弄不好網沒撒開,人卻掉進了水裡。11歲那年,祖父外出修鐵路,我便偷了漁網學撒網,先在禾場上撒乾網,待到能把網撒開了撒圓了,便到塘裡去打魚。村裡防人偷魚,在塘裡沉了好些樹枝。一網下去,拉都拉不動,我以為打到了大魚,死命往上拽,最後把漁網扯出了兩個木盆大小的洞。幸好么叔會織網,花了好幾個晚上才補好。

撒網論技藝,要在河上湖上的小船上。扁舟一葉,一人船尾搖槳,一人船頭撒網,船進船退,網撒網收,協調竟如一人。月白風輕的夜晚,小船吱嘎吱嘎地從寬闊的湖面划過,漾起一道細碎的波光。遠近的漁火,在朦朧的水霧中明滅,似獨自划行,又似彼此照映。沒有想像中的漁歌互答,只有不時躥出的水鳥,嗖嗖地掠過湖面,消逝在蘆葦深處。大雁不知是被驚起,還是原本就在遷徙的旅途,噢噢地鳴叫著飛過夜空,在碩大瑩潔的圓月上剪影似的變換陣形……

20190321-《日子瘋長》書封、作者龔曙光。(取自新浪網)
《日子瘋長》書封、作者龔曙光。(取自新浪網)

*作者為作家,文學評論家,出版家,媒體人。2001年創辦《瀟湘晨報》,創造「南瀟湘、北京華」報業傳奇。本文選自作者在台新著《日子瘋長》(印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