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亞投行沒了!中國對民進黨經濟施壓的第3波

2016-04-12 12:17

? 人氣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說台灣要透過中國申請加入,等於確定台灣不會加入。(資料照片,美聯社)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說台灣要透過中國申請加入,等於確定台灣不會加入。(資料照片,美聯社)

台灣要加入亞投行,沒了!雖然不意外,亦早有徵兆可循,但財政部長張盛和終於承認此事,而且說「沒有必要哀求,哀求也哀求不到」,顯然是「拍板定案」了。台灣不會有多少民眾會介意是否加入亞投行,但此事顯示的台灣經貿邊緣化的加遽、對未來經濟與投資的影響,恐怕會比預期的大且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是中國一手主導成立的國際性投資銀行,性質類似已成立半世紀、由美、日主導的亞銀(亞洲開發銀行)。主要目的是貸款協助各國從事基礎建設、經濟發展,具體協助的區域與國家,就是以中國所謂的「一帶一路」國家為目標。

這是一家被認為是中國要與亞銀別苗頭的區域性組織,美國當然對其防範又排斥。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去年3月成立時,參與國家出乎意料的多;特別是在美國反對下,美國在歐洲親密的盟邦英、法、德仍執意加入,亞洲的東協10國全加入、韓國也參加,總計全球有57國加入列為例如會員國。

台灣當時也申請加入,但未能列為創始會員國,不過,台灣一直仍懷抱希望,甚至去年11月「馬習會」中,馬英九還當面向習近平表達加入之意,習近平則表示,歡迎台灣加入亞投行,參與「一帶一路」商機,台灣可以適當方式儘快加入亞投行。

現在答案揭曉了,沒有什麼「適當方式」,就是「公事公辦」。

亞投行規章中有規定「不享有主權或無法對自身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申請方」,應由「對其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銀行成員」同意或代申請─這算是預留伏筆給台灣穿的小鞋。

不過台灣原本不認為會如此走,去年亞投行預定的行長金立群就說,台灣加入亞投行是我們自己家裡的事,我們家人自己討論就可以。顯然如何加入是「非常有彈性」,但眼看政權要更替後,情況就不同了,就任行長後的金立群在1月中就明白表示,台灣要透過中國財政部申請才能加入;數日前則是再重申此立場。

透過中國財政部申請加入亞投行,代表的是台灣向全世界公告,承認自己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是一個「無法對自身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申請方」,那個政府願意或敢如此行事?莫說民進黨的新政府,連國民黨的馬政府都絕對不會接受,此作法無異政治自殺。中國採此立場,等於明白拒絕台灣加入亞投行。

民進黨勝選後,北京對其壓力可謂一波波;中國單方面對外宣布兩岸貨貿「已經談完了」,算是第一波;此話真正的意思不是「談完可上路」,而是「談?完了!」因此貨貿是沒有了。再來是傳聞已久的陸客觀光減少已確定,日前交通部已證實對岸「技術性干擾」減少陸客來台,台灣內部經濟壓力加大,這算是第二波。台灣確定不可能加入亞投行,算是第三波。

大部份民眾對是否加入亞投行可說完全無感,但無感不代表對民眾不會有影響。如果亞投行成功的帶動「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創造出龐大的商機與需求,對苦於全球需求不足的全球經濟,這無異是一個增加需求、輸出國內過剩供給的甘霖,同時藉此在這些開發中國家插旗立足,發展更多商機─這也是歐洲大國不顧美國反對,爭相加入的誘因。

但依照所有這類「國際投資銀行」的作法,必須是會員國的廠商才可能參與這些有亞投行貸款在內的招標。這代表的是台灣企業根本不必看其技術能力、價格高低,直接就被排除外。

台灣企業的能作的選擇,一個是放棄一帶一路商機,另尋出路─但在全球需求不足下,既辛苦機會又少;另一個選擇是到那些已是亞投行會員國內投資設廠,變身為該國企業以圖商機。不論企業如此選擇,對台灣經濟與投資而言都是負面因素,經濟終究會受衝擊,民眾也難逃影響。

而從亞投行等事件看,台灣未來的經濟可能會更辛苦。兩岸貨貿眼看已無,亞投行也沒了,台灣寄予厚望、由美國主導的TPP,現在連美國的態度都可能生變,要能加入亦在4-5年之後,反而是中國主導的RCEP可望今年年底完成談判。加上兩岸關係進入「冷淡期」,台灣要再與其它國家簽FTA(自由貿易協定)的難度增高,台灣經貿邊緣化的衝擊可能會加深擴大,影響所及就是出口與民間投資俱減,經濟要脫困將倍加辛苦。

民進黨一直指責馬政府的對外經貿政策,是「走向中國,再透過中國一起走向世界」,結果被中國「綁架」;民進黨則是要「走向世界,再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國」。大家可拭目以待,看看民進黨的這個「先世界後中國」的邏輯,是純「話術」的空中樓閣,還是務實可行、能帶領台灣突破經濟邊緣化困境的政策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