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觀點:自由國際秩序解體中的兩種持久戰

2022-06-27 07:00

? 人氣

毛澤東討論敵強我弱,在「持久戰」中爭取上述三條件有利時,又區分了三種手段:游擊戰、運動戰和陣地戰。即便是到入侵對手已轉居劣勢時,他也不建議依靠實打實的陣地戰式決戰,而是繼續仰賴正規力量長線機動攻擊的運動戰,和非正規力量消耗對手的游擊戰。如果說中美兩強從「再平衡」與「一帶一路」激烈競爭起,進入一場歷史級的持久戰,美方就像是希望透過本國軍事、經濟和國際優勢強化,以「建回」前方陣地,圍堵擊敗對手。中方則較像是從韜光養晦、保存實力的游擊戰,逐漸轉向長線機動的運動戰,但仍盡後布置陣地決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樣的態勢下,產生了兩種「持久戰」。一種是雙方「後方」自強,透過「護欄」避免在不利條件下,上前直接碰撞的持久戰。一種是運用「前方」代理人直接消耗對手的持久戰。前方直接交火,可以應用游擊戰、運動戰和陣地戰。俄烏戰爭初期,俄方企圖用運動戰與陣地戰直接拿下基輔不成,現已轉為以運動戰為主切割包圍烏軍。烏方倚靠西方盟友支持,在基輔保衛戰成功後企圖也在烏東用陣地戰結合游擊戰擊敗俄國,但態勢轉趨不利。而整個烏克蘭則像是美國設伏的大型不對稱戰場,引誘俄軍進攻、設防消耗,以最終擊敗一個陸權對手大國—俄國。如果俄國只是美國眼中現狀秩序的「破壞者」(spoiler),而中國才是真正敵手,那麼印太區域「護欄」最薄弱、可以用「操縱下的戰略清晰」(managed strategic clarity),以「不對稱」戰場設伏擊敗另一陸權大國的地方在哪兒,答案是顯而易見、路人皆知。

2022年6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金磚國家領導人第14次峰會(AP)
2022年6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金磚國家領導人第14次峰會(AP)

兩場持久戰:俄國與中國?

烏克蘭是一個不對稱伏擊俄國的目標,俄烏戰爭後俄國似乎又變成北京可運用的巨大「陣地」設伏美國。反之,中國大陸不僅是莫斯科逼迫美國緩和的一張「大牌」,臺海也可以是俄國設伏美國的巨大「陣地」。無怪美國堅持北約不能直接出兵烏克蘭,一些美國戰略家更建議華府盡早與俄國達成妥協,才能專注印太的持久戰。倘若烏軍長期不勝,反而俄國運用「資源持久戰」誘導美歐陷入停滯通膨,化解「金融閃電戰」,則東歐小國必更加恐懼「喀布爾場景」,要求美國增兵到東歐前線。於是想用烏、臺雙殺俄、中,反而會變成高核武風險的「兩場持久戰」。

此際北京正透過「太平洋島國論壇」、「金磚集團」擴員與「金磚+」(即近日新建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議」,除金磚元首外,增加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阿根廷、伊朗、斐濟等國)、「非洲之角區域和平會議」(蘇丹、南蘇丹、吉布地、衣索匹亞、索馬利亞、肯亞、烏干達),在外線進行國際運動戰和游擊戰。其道理一來是經濟下行條件受限,二來也是最小限度延展「陣地」,拉開競爭空間,可以有底線、不設上限。美國在印太的「陣地」則有明顯層次感,有核心集團AUKUS、核心前線美日安保、重要前線和QUAD前線安全夥伴,另外還有IPEF和新成立的「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for Blue Pacific)。有的固守、有的對沖,有的可以設伏。

兩種持久戰已經開打,自由國際秩序的容貌將在這場鏖戰中變得日益模糊。我們能感知到的是,全球市場、全球科技、全球旅遊等過去以為低成本的人類生活模式已不可復返。這固然打擊了全球恐怖主義,卻使全球環境、全球能源、全球糧食、全球疫情都更難治理。目前只是無法預期會不會爆發「兩場」持久戰,會不會升級為熱戰。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希望「陣地」中的人還保有一些選擇權。

*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