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毅觀點:聲援巴勒斯坦,Taiwan不敢help?

2024-05-06 07:00

? 人氣

今年的學運除了喚起火紅反越戰學運史之外,其形式更接近1980年代「南非撤資運動(Divestment from South Africa)」下的「貧民窟抗議行動(Shanty Town Protest)」。當年南非是國際上惡名昭彰的種族隔離國家,黑人運動領袖曼德拉還被關在獄中,美國各大學學生組織開始要求校務基金和教職員退休基金從南非相關投資撤資,抗議持續了幾年,不但迫使各大學撤資,還促成國會相關立法,算是非常成功的運動。南非撤資運動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在1985年4月開了第一槍,搭建模仿南非黑人隔離區的簡陋棚屋來佔領校園,之後蔓延到許多大學校園。當年我正在這個號稱60年代反叛文化聖地的大學唸建築碩士,其實1980年代的加州已經被雅痞文化攻佔,難得見到抗爭的校園,終於發生大規模的學生運動,當然每天都去看熱鬧和觀摩。學生在校園行政大樓Sproul Hall前的廣場,搭建了近百棟簡陋棚屋,白天抗議、晚上舉辦演唱會和夜宿,故稱之為「貧民窟抗議行動」,數日後被警方暴力清場。那也是第一次見識到帝國警察的效率,不但將棚屋徹底拆除,還連夜以專業噴砂清除牆面和地面的各種塗鴉,第二天清晨再去廣場,竟然完全看不到任何抗爭的痕跡!當然學生沒有因此罷休,次年,加州大學在學運的壓力下,從南非撤資30億美元,是曼德拉認為最具衝擊的撤資事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哥大的紮營抗爭行動,形式上模擬加薩地區難民營的帳篷,和1980年代的「貧民窟抗議行動」呼應,而且都是訴求從種族隔離國家撤資。但是哥大學生有更長的用撤資訴求來爭取社會正義的歷史,從1985年響應柏克萊大學的南非撤資開始,到2006年因為達佛20萬人大屠殺而要求從蘇丹撤資,到2008年要求從煙草集團撤資,到2015年要求從私營監獄公司撤資,到2016年起要求從造成地球升溫的化石燃料財團撤資。這些撤資運動絕大部分達到了目標。但是今年要求從以色列撤資,遇上了空前的阻力。

美國會兩黨共謀,挺以、鎮壓學運

當年從南非撤資運動遭到美國共和黨總統雷根和英國保守黨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強力抹黑,但不少國會議員給予同情;現在的撤資運動卻是由所謂代表民意的美國國會,在兩黨共謀下,強力主導鎮壓。第一波國會對校園的粗暴干預是去年12月5日,共和黨為主的議員在國會聽證會上嚴厲拷問三位常春藤盟校校長對學生聲援巴勒斯坦的態度,指責校長對「在校內鼓吹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態度模稜兩可,賓州大學和哈佛大學校長因此辭職。4月16日(在通過264億美元軍援案的前四天),美國眾議院由民主黨主導提案,共和黨投票支持的兩黨共謀(bipartisan)情況下,以377票贊成、44票反對的壓倒性結果,正式譴責「從河流到海洋,巴勒斯坦將獲得自由(From river to the sea, Palestine will be free.)」這一口號,認定其為「反猶太主義」。但這句口號不論從反抗以色列自2007年至今長達16年的嚴厲種族隔離式封鎖和軍事屯墾,或是遵行聯合國決議的兩國論方案,都不涉及消滅猶太人的種族歧視問題。眾議院共和黨議長強生(Mike Johnson)24日更親自到哥倫比亞大學踢館演說,挑釁的表示要電請拜登派國民兵鎮壓學潮。5月1日,眾議院再加碼針對學運訴求進行打壓,以320對91票通過《反猶意識法》(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320個贊成者中,民主黨佔133人。此法案擴張「反猶太主義」的定義,將批判以色列政府等同於反猶太;也禁止將以色列政府比擬為納粹政權,認為這是仇恨語言。國會蠻橫的鎮壓和挑釁,將促使原本絕大多數為民主黨支持者、1990年代後出生的Z世代青年更加憤怒,民主黨內憂心拜登將失去年輕選票,成為輸給川普的重大危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