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基觀點:超越統獨框架、勇敢想像那不敢想像的—520之前給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建言之二

2024-05-03 07:10

? 人氣

作者指出,臺灣方面應該把握機會,勇敢提出臺灣方面有關中華民族融合的主張,以及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圖為馬習二會。(AP)

作者指出,臺灣方面應該把握機會,勇敢提出臺灣方面有關中華民族融合的主張,以及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圖為馬習二會。(AP)

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去美國留學的保釣運動學生群體最後分裂成為左、右、統、獨四個政治象限和連續光譜,各有信眾,彼此無法說服對方,甚至演變到武裝鬥爭的慘狀。不過,大家共同關心的還是臺灣島內的人權狀況與民主進程,共同期待臺灣人民能夠早日「出頭天」,自己當家作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其聯合國合法席位,並驅逐「蔣介石匪幫」(expel the gang of Chiang Kai-shek)所非法佔據的中國代表權席位。加上1972年《上海公報》的發表,中美關係正常化進入提速階段,終於導致1979年的北京與華府建交。臺灣外交處境風雨飄搖,內部民心惶惶,臺灣當局只能喊出「荘敬自強、處變不驚」的空洞口號擴大內宣。幸好美國又迅速通過《臺灣關係法》對臺灣進行安全再保證,臺灣局勢也漸漸穩定下來。

於是臺灣問題的解決開始在美國戰略佈局下被拖延、持久拖延、無限持久拖延。

這也是臺灣在美留學生們經常辯論得面紅耳赤而始終無解的議題。

最後有位學歷史的外省掛留學生熊三,喊出一個頗為繞口令式的臺灣問題結局公式:「統中有獨、獨中有統、不統不獨、又統又獨!」大家於是會心一笑,各自休息。

今天統獨各種立場的朋友各自在「中華民國」這塊招牌下自嗨解套:獨派立場的人,例如蔡英文他們,認為「臺灣已經獨立,她的名字叫做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臺灣)」,統派的人,例如王曉波,則認為「臺灣海峽的現狀就是一國兩制,只是國號還沒統一而已。」

前者利用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國號、1949年播遷來台的「外來政權符號」借屍還魂、借殼上市、借船出海,為台海現狀點亮獨立建國的微弱燭光。後者也覺悟中國統一的政治工程浩大,試圖化繁為簡、偷工減料,認為「中國的主權屬於海峽兩岸中國人民全體、人民沒有分裂、分裂的只是治權。」於是有了馬英九的奇葩理論:海峽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於是有了「九二共識、各表一中」。

注意:「各表一中」就是兩岸各自表述己方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語義上,這與「一中各表」可以飆到「不是一中」,明顯不同。(事後臺灣方面顯然感覺自己吃虧,於是發表說帖,澄清說明:「一個中國」指的是歷史的、地理的、文化的、民族的一個中國,而在國家認同層次,指的是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大陸方面則四兩撥千斤不予糾纏,只說兩岸事務性談判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

然後在過去20年臺灣政黨輪替的執政過程中,九二共識一路被擱置、被否定,甚至懷疑是否存在過。李登輝首先發難,認為沒有九二共識。但他任內卻通過《國家統一綱領》並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到了陳水扁總統時代直接把二者廢除。而標榜「不統、不獨、不武」的馬英九把九二共識恢復得有氣無力。到了蔡英文時代,根本不承認九二共識。習近平宣稱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的「定海神針」,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會「地動山搖」。蔡英文幹了8年總統,一分鐘也沒有承認過九二共識,我們也沒有看到什麼地動山搖……(有人認為,蔡英文沒有丟棄中華民國這塊招牌,還保留與中國的千絲萬縷關係,所以中共還可以容忍。 但這也是中共戰略定力的下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