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星po文都像在演戲,一個比一個還做作?先別開酸,這種「人設」經營你自己也在做

2019-02-21 12:17

? 人氣

從人設的角度來看,很多人展示出來的自己,可能只是他所期望別人看到的自己。社交網路似乎給了我們新的舞台,去展示更好(假)的自我。(示意圖/すしぱく@pakutaso)

從人設的角度來看,很多人展示出來的自己,可能只是他所期望別人看到的自己。社交網路似乎給了我們新的舞台,去展示更好(假)的自我。(示意圖/すしぱく@pakutaso)

編按:「人設」是中國用語,指的是「人物設定」,像是身形、外表、個性、行事風格等等。而中國演藝圈時常將藝人包裝在某些「人設」之下,以利宣傳明星或是讓媒體炒作。但近幾年一些藝人卻發生一些事,從而讓人們覺得那些明星的本性與「人設」不同,從而「人設崩壞」,像是多年前的文章、姚笛,到近日的薛之謙、高雲翔、吳秀波、翟天臨等都是著名例子。

這兩天翟天臨的博士學位事件沸沸揚揚,「學霸」人設算是徹底崩塌了。細數近年來勤勤懇懇立人設的明星真是不少,栽跟頭的也不少,從「好男人」陳赫、吳秀波被爆出軌,到「學霸」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既然人設崩塌的危險這麼大,為什麼這麼多明星還執著地一定要立人設?今天聊聊人設的心理學秘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明星為什麼要立人設?

肯定是有很大好處啦。在心理學裡,與「人設」最相近的概念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透過控制或管理他人獲得的消息,來影響他人對我們的印象。就像一個明星不斷在微博上發自己跑慈善活動的圖片,就算你再不關心,也會在你的潛意識裡留下他和慈善相關性高的印象

明星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公眾更好地記住自己,留下好印象。但讓大家完整地了解自己是不現實的,所以就需要集中力量,打造出一種「容易讓人記住的、特定的」印象。但這個形象往往與他的真實形象有一定的差距,那就需要「印象管理」。

為什麼很多明星的每一條微博都需要團隊反覆審核才能發布?為什麼他經常出席A活動,卻從來不出席B活動?為什麼有些注定不賺錢、壞口碑的電影,偏偏還有明星要去演?背後很可能都有印象管理的成分。

要讓人們牢牢記住他們「好男人」、「學霸」、「傻白甜」、「幽默」的人設,很多事情也許都是不得不做的。明星打造自己的人設,就像包裝商品,替自己貼上個性化的標籤,擺在娛樂圈的貨架上,等著不同的粉絲選購。而粉絲們,憑著明星身上的標籤,也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明星,並且對他產生認同。

但當我們要認同一個人時,我們的認同也需要一個「落腳點」,否則這種認同就很難生根。看到一個演技不錯的演員,翻翻他的微博和採訪,發現這哥們居然是個學霸,還是個博士!我們也許對演技缺乏專業的評價,但我們卻知道什麼是「學霸」和「博士」啊。於是這一共同點會讓我們自己和他產生一些聯繫,「認同」也就有了落腳點。

明星們的「人設」,是最容易被辨識的標籤。打上標籤,才能和路人產生聯繫和互動,為更複雜的「認同」創造機會。對於明星,儘管這種標籤很可能是片面的、經過放大的,但也好過做一個沒有特點、沒有粉絲的普通明星。

普通人也有人設嗎?

「印象管理」適用的範圍不僅是明星,普通人同樣會自覺或無意識地打造自己的人設。比如一些標籤化的概括,像是「豬豬女孩」、「戲精」、「佛系青年」等等。特別是在社交活動中,我們願意展現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情緒和喜好等,並且希望這樣的方式能在社交時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贏得更多的關注,得到更多的認可和讚揚。

Tedeschi將印象管理策略分為獲得性印象管理和保護性印象管理。恰當的印象管理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與人相處,給他人留下好印象。

獲得性印象管理的主要目的,往往是為了獲得讚賞表揚。指的就是人們用特定的方法讓自己在他人心中留下積極、正面的印象。就像面試時,我們打扮外表、美化簡歷,就是在做印象管理。而且很多實驗和現場研究都發現,應聘者的印象管理與招聘者評價之間呈現正相關。有印象管理行為的應聘者,得到的評價更高,被建議錄用的可能性也更大。

心理學中的「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認為,對於不熟悉的人,如果你在初次見面就主動和Ta溝通,表現出友善、真誠、親切的一面,就容易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另一方面,當我們也會藉由道歉、藉口、迴避等方式,保護自我形象,避免他人對自己的負面態度,這就是「保護性印象管理」。再舉個例子,很少遲到的你和朋友約了要見面,但這次出門晚了、會遲到,你也許會找個藉口,譬如路上塞車,以挽回你在朋友之間很少遲到的好形象。必須承認,人設這種東西,如果經營的好,那真是很有用的。

那人設有沒有什麼負面影響?

但如果做的不好,那問題就會更大了。明星人設崩塌,很可能直接毀掉職業生涯,而普通人人設崩塌,也難免影響個人信譽。很多人的朋友圈裡有這樣一類人,相簿裡全是精修的美照:既有遊山玩水的快活,又有勤懇工作的刻苦;配文或是人生哲學,或是恰如其分的表情,幾乎每一條朋友圈下都是高讚數。看起來他們的朋友圈都在發光,其他人會不由自主地靠近。

但從人設的角度來看,很多人展示出來的自己,可能只是他所期望別人看到的自己。社交網路似乎給了我們新的舞台,去展示更好(假)的自我。透過發布碎片訊息,人們建構了貌似真實的世界,當然這更像一個「虛擬的世界」:這些碎片化的事實、加上觀者的想像構成了虛擬的事實。人們有意識地塑造完美的自我,企圖透過這些完美資訊讓他人認識自己。

關於人設,高夫曼(Erving Goffman,美國社會學家)有一個劇場理論(Dramaturgical Theory),把人的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動當做戲劇表演、社會比擬為舞台,每個人都是表演者。

最初的表演,僅限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範圍傳播,隨著觀眾的增多,表演內容開始發生變化。別人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表演的真實性也就降低了。發動態、轉評讚的過程,也不斷對我們的人設做「重構」。

對於自己的發佈內容,我們會有意識地「雕琢」,可能出現對生活經歷的篩選、修改甚至虛構部分細節等行為來使呈現的人設更加完美,或者朝著大眾更喜歡的角色方向做出努力,成為一種「過度表演」。當美化過的人設與真實自我的差距越來越大,就會不斷拉大了「理想自我」和「真實自我」的差距。在拉開差距的過程中,我們很可能會沉浸在過度表演中,而越來越厭惡真實自我。此時,距離人設崩塌很可能也已經不遠了。換句通俗的話,就是「演不下去了」。

把人設看淡一點吧!

當然,並不是說營造人設就是欺騙行為,就是不好的。人們發(微信)朋友圈之前,總會很自然地做些編輯,盡可能把它完善,這更像是人類社會已經形成的一種處事風格,本身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維持人設的過程很痛苦,並為此感到不知所措,不妨看看下面幾個小建議:

1.嘗試不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別人展示的生活也未必是真實的

你總想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示出來,別人何嘗不是呢?畢竟大多數人都在乎自己的印象管理,所以你看到的很可能也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羨慕的。

2.展示真實的自我

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苦於打造的人設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那些你真正熱愛的東西,才能給你真實的幸福感。真實自我和他人的連接增強,你的存在感和價值感也會更強。

3.尋找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

不論喜歡什麼,讀書、跳舞或是看電影,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平台包容不同角色的我們。在朋友圈發讀後感可能半天都不會有人鳥你,但你可能真的去錯地方了——換個讀書分享的平台,你可能就會很容易找到同類,共享感受、找到共鳴。

4.多放點注意力在日常生活

社交網路只是生活的一個延伸,而不是全部。把耗在社交網路上的時間放到網路之外的生活,做做瑜伽、散散步、看看書,從中獲得的愉悅感遠比無謂社交強多了。

印象管理作為一種社交策略,從來不是一件過分的事。只希望我們不要因為過度追求一個完美人設,而忘了真實的自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太多人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聊聊明星人設崩塌)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