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買股,投資金額固定其實是錯的!台灣人3大投資誤解:忘了考量通膨

2023-06-07 09:40

? 人氣

3. 定期定額 ≠ 永遠固定金額

雖然我們稱之為定期定額,但其實金額也不是永遠固定。假設你開始每月定期定額3000元,但過了20年後依舊維持3000元的話,你會遇到兩個問題:①今天的3000元,20年後還值多少?②月薪3萬元一個月存3000元,月薪6萬元該存多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需要注意「通貨膨脹」,如果3000算上每年2%的實質購買力減損,二十年後就只剩下約莫2000元的實質購買力,比當初整整少了三分之一。月薪3萬元存3000元的儲蓄率是10%,而當你的月薪成長到6萬元,若儲蓄率保持10%不變的話,總儲蓄金額應該從3000元提高到6000元才對。因此,最簡單的應變方式,就是隨著經濟能力逐步調高定期定額的金額。只要讓每月投資的金額,跟著你的薪資成長一起調高,這兩個問題幾乎不會構成定期定額的缺點。

綜合來說,定期定額雖然在某些方面被過度神化,但只要你釐清上面三個常見的誤解,就會發現它的厲害之處。特別是台灣多數人的支薪狀況都是每月進帳,只要採用每月定期定額的方式,有紀律地將部分收入投進全市ETF,對月薪族來說會是非常好的選擇!

作者介紹

理財館長(陳震奇):

指數化投資的推廣者,截至2022年年底,IG的粉絲專頁已經擁有超過7萬人追蹤。

身處金融業,卻鼓勵大家長期持有低成本且全市場分散的ETF,深信這才是適合多數人的投資策略。

平台涵蓋IG、FB、YouTube、Podcast、Line社群以及各大討論平台,只要在平台上搜尋「理財館長」即可找到。

過去多次受邀校園與金融業的講座、文章也曾被各大媒體轉載,希望能透過自己日益漸增的影響力,改變台灣的投資風氣。更期許自己在投資以外的面向上,也能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

狂徒:

我,狂徒,剛進入市場的散戶,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語言分享知識。

毫無金融工作背景,也非相關科系出身,卻因為愛打賭而拿下幾張用不到的金融證照,也因為愛玩而拒絕開課的邀約。

偶然路過坊間投資圈後開始動筆,文章見於聯合報、風傳媒、商周財富、方格子、Matters、Dcard等各大平台,分享投資過程中遇到的有趣事件和看法,破除投資理財常見迷思,獵殺各界神棍,還數次被業界朋友當成同行。

摧毀信仰是我的興趣,破壞規則是我的習慣。樂見讀者透過批判性思考,建立合理的優勢投資策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出版《通膨時代,我選擇穩定致富:輕鬆跑贏通膨、躺著也賺的指數化投資,讓你的錢錢不縮水!》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