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讓國家送去矽谷的博士生

2017-02-15 16:59

? 人氣

我學到自信心的創造並不是被外人鼓勵出來的,它不會在心中自己產生。我的自信是去持續和比你強的人和事多碰撞,去發現原來我們其實也不差,那些自己嚇自己的心魔自然就會消除。在專業上也就更能隨心所欲。專業領域深入鑽研、獨立思考、自主解決疑問,時間投入久了,專業就是你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矽谷的風氣

我非常認同很多人說的,思考矽谷的模式無法直接複製到台灣,媒體作者也常舉了許多先進國家都學習不了矽谷,憑什麼台灣可以有亞洲矽谷?導致政府政策一出,又要出來說明不是要複製矽谷,是要連結矽谷。

其實複製這件事並沒有不好,看怎麼定義複製這件事。我覺得向矽谷學習這件事,就像練武功你要先學秘笈、學專業,你要先讀前人研究成果一樣。

先去體驗了,才能了解,有了解了才有比較的基礎,有比較的結果才有長短的發現,有了發現才能夠理解和領悟,最後找出適合國家自己的一帖良藥。

如果矽谷的風氣指的是科技創新的風氣,那麼十年前我的體驗是這樣的:

1. 樂於分享的自信

過去在學校的教育讓我認知到,如果你有一個新的很棒的想法,但還沒執行,不要輕易和別人說,因為說了萬一對方跑去做了你想做的事,那夢想不就白白送給別人了?這其實是非常保守與傳統的閉門造車思維。

我在矽谷那年,國家每月給我約5萬元的生活費,但加州房價和物價高,光租一間雅房級的房子錢就花掉了一大半。房間沒有冷氣不舒服,夏天無法靜下心寫研究,所以下班後或假日通常都會帶著筆電跑去附近的甜甜圈小店,點瓶汽水吹免費的冷氣邊工作。

到了晚上,神奇的事發生了,會有許多白天在科技公司任職的員工,在下班後帶著筆電來店裡,他們不是來吹冷氣的,許多人會觀察並隨機找人聊天,分享他們正在想的軟體或網路方面的創業題目,問問你的意見,也聊聊你在做什麼,希望交流想法,甚至找到可以利用下班一起合作創業的對象。

那些人認為,只要有想法、有程式開發能力,每個人都有機會像祖克伯一樣成為下一個成功的網路創業者。這樣的DNA這幾年在台灣推動的很好,台大車庫計畫、交大清大組織的AppUniverz,以及非常多大學生自發性的活動,都帶起了「分享風」,是非常好的良善循環。

2. 敢於判斷的勇氣

台灣人給人的印象就是講話客客氣氣的,有人會說這是有禮貌、軟實力。但實情是許多人不敢說真話,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自信問題,你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怕講錯所以不敢說;另一種是勇氣問題,即使你有想法,你也沒有勇氣挑戰或得罪你的同事或上司。這樣的溝通,對組織面來說是很糟糕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