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中的寧靜角落!造訪隱身台北市區的6處私房景點,品味老城最醇厚時光記憶

2016-11-08 10:37

? 人氣

2. 寶藏巖:公館商圈旁的藝術聚落,珍藏城市的身世與寶藏

我很喜歡分享,但大學畢業後,從雲林到臺北工作當業務,工作性質與個性不符合,主管著重業績成效,參雜許多現實因素在裡頭,不是很單純的「分享」。因此我離職後,又繼續念碩士,專攻文化資產保存,也因此奠下來到「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的基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研究所期間,我參與雲林海線麥寮、臺西、四湖、口湖的社區營造計畫;也到「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跟隨荷蘭漢學家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推廣偶戲文化,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結婚後,為了能更常陪伴家人,並專心致力藝術教育推廣,我輾轉來到寶藏巖,也因此認識許多有趣的藝術家朋友。

「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包含市定古蹟寶藏巖寺,以及從此廟附近延伸出來的歷史聚落,此聚落興建於1960與70年代,依山傍水而建:前有新店溪,後有小觀音山。這裡最多有兩百多戶居民,建築群聚在蜿蜒錯落在坡地上,形成臺灣特殊的聚落樣貌。

1980年代開始,寶藏巖面臨拆遷問題,經過學生與社運團體的奔走請願,1999年,龍應台擔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以藝術村的概念,做為寶藏巖未來的營運方向發展,2004年,寶藏巖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型態保存下來。不過,多數居民皆已遷出,目前寶藏家園僅剩下20戶居民與我們生活在一起。

2010年10月,藝術村正式營運,以「聚落共生」概念引入「寶藏家園」、「駐村計畫」與「青年會所」計畫。我們邀請國內外藝術村進駐寶藏巖,以這裡的歷史脈絡或是生活觀察為靈感素材,激發出全新的藝術創作。

2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4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現在臺北有許多大型文化創意園區,每天都有多元的藝文活動在發生。寶藏巖與其他文創園區不同的是,這裡依然是個有居民生活的聚落,因此每一檔活動的安排都要體諒到居民的生活習慣;此外,有別於人來人往的開放式空間,寶藏巖比較像是讓藝術家醞釀藝術能量的地方,不是以賣店商場形式經營,工作室會配合寶藏巖活動開放,例如春季或冬季工作室開放,非隨時都能進到藝術家工作室裡頭。

來訪觀眾可至展間欣賞藝術家個展,或遊走在村內尋訪各角落的藝術創作。但這裡的空間氛圍十分獨特,所以除了臺灣遊客,也吸引了香港、韓國與中國遊客前來參觀,感受這個聚落的靜謐氣息。

除了讓人們走進寶藏巖參觀,我們也帶著駐村藝術家往外走,到校園裡與學生互動、共同創作;此外也舉辦兒童藝術營隊,推廣藝術教育,發現小小藝術家。未來我希望在園區內設立一個寶藏巖歷史脈絡常設展,讓更多人理解這個區域的保存得來不易,也進一步理解這座城市的身世,而更喜歡這座城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