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中的寧靜角落!造訪隱身台北市區的6處私房景點,品味老城最醇厚時光記憶

2016-11-08 10:37

? 人氣

走訪台北6座「歷史知識庫」,回味老台北的過往風華。(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走訪台北6座「歷史知識庫」,回味老台北的過往風華。(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感知文化溫度與館所人員鍾情於分享、推廣的熱情。感覺歷史的傷痛 與繼續前行的勇氣。有感日常,對整座城市都有好感。

1. 台北故事館:喧囂中的寂靜,在臺北小花園裡說著城市的身世與故事

我在臺中霧峰林家花園附近長大,所以對於老屋、古蹟十分有感情。每回踏入這些空間彷彿走進時光隧道,總會讓我想去瞭解老房子所經歷過的繁華歲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基於對古蹟文化的熱情,以及喜愛接觸人群,樂於分享,我從2011年開始在臺北市的文化場館擔任志工。當時還在臺灣高等法院工作,趁著週末到文化場館導覽與分享,不覺得累,反而是種休息與放鬆。

2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2012年轉到台北故事館當志工,一進到這個空間,我就愛上了這裡。進入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片悉心照料的花園,裡頭栽有一百多種植物,每個月都有園藝老師前來維護。搭配磚牆、水池與步道,在車水馬龍的中山橋旁,更顯得幽雅寧靜,宛如臺北大城的小小後花園,吸引觀光客在此打卡拍照。

台北故事館為仿英國都鐸式建築,入口處為愛奧尼克式門柱。一樓是磚造二樓為半木構造,開門迎來撲面檜木香,有鎮靜效果。每一次導覽,帶領觀光客進到屋內,我會請他們先深吸一口氣,聞聞檜木香與歷史的味道

3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台北故事館近一年的主要觀光客來自香港、中國,其次是星馬與歐洲旅客。他們對於這間迷你童話小屋座落於喧囂的臺北市區,覺得新奇,也好奇這棟小屋的身世。

這棟古蹟建築由日治時代的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所建,英國都鐸式建築風格在當時為顯眼標的物。1914年完工後,他在此招待重要仕紳、政要,同時也是自己與家人的度假會所。

陳朝駿於1923年過世後,這棟建築幾經易手,曾作為前立法院院長黃國書住所;1990年代則是「美術家聯誼中心」。為了古蹟活化理念,陳國慈女士於2003年4月19日至2015年4月18日認養「台北故事館」,這裡除了花園與建築,更重要的是,它乘載著過往的歷史故事,讓後人們傳頌訴說。

2015年五月起,「郭木生文教基金會」接手經營,每年固定幾檔特展,吸引海內外觀光客特地前來參觀。我很推薦朋友們以故事館為半日小旅行的起點,參觀完故事館,接續到「大龍峒保安宮」感受截然不同的歷史氣息。之後再搭捷運到淡水看夕陽、逛老街;最後以士林夜市美食作為完美的結尾。

1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這幾年來,志工經驗讓我獲益良多,交到許多外國朋友,也讓我對於自身文化有更深入理解。我期待台北故事館能作為認識這座城市的起始點,帶著旅客繼續在周圍的大同區街頭巷尾發現更多屬於這裡的故事。

台北故事館

電話|02-2586-3677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1號
網站|官方網站

2. 寶藏巖:公館商圈旁的藝術聚落,珍藏城市的身世與寶藏

我很喜歡分享,但大學畢業後,從雲林到臺北工作當業務,工作性質與個性不符合,主管著重業績成效,參雜許多現實因素在裡頭,不是很單純的「分享」。因此我離職後,又繼續念碩士,專攻文化資產保存,也因此奠下來到「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的基礎。

1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研究所期間,我參與雲林海線麥寮、臺西、四湖、口湖的社區營造計畫;也到「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跟隨荷蘭漢學家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推廣偶戲文化,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結婚後,為了能更常陪伴家人,並專心致力藝術教育推廣,我輾轉來到寶藏巖,也因此認識許多有趣的藝術家朋友。

「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包含市定古蹟寶藏巖寺,以及從此廟附近延伸出來的歷史聚落,此聚落興建於1960與70年代,依山傍水而建:前有新店溪,後有小觀音山。這裡最多有兩百多戶居民,建築群聚在蜿蜒錯落在坡地上,形成臺灣特殊的聚落樣貌。

1980年代開始,寶藏巖面臨拆遷問題,經過學生與社運團體的奔走請願,1999年,龍應台擔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以藝術村的概念,做為寶藏巖未來的營運方向發展,2004年,寶藏巖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型態保存下來。不過,多數居民皆已遷出,目前寶藏家園僅剩下20戶居民與我們生活在一起。

2010年10月,藝術村正式營運,以「聚落共生」概念引入「寶藏家園」、「駐村計畫」與「青年會所」計畫。我們邀請國內外藝術村進駐寶藏巖,以這裡的歷史脈絡或是生活觀察為靈感素材,激發出全新的藝術創作。

2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4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現在臺北有許多大型文化創意園區,每天都有多元的藝文活動在發生。寶藏巖與其他文創園區不同的是,這裡依然是個有居民生活的聚落,因此每一檔活動的安排都要體諒到居民的生活習慣;此外,有別於人來人往的開放式空間,寶藏巖比較像是讓藝術家醞釀藝術能量的地方,不是以賣店商場形式經營,工作室會配合寶藏巖活動開放,例如春季或冬季工作室開放,非隨時都能進到藝術家工作室裡頭。

來訪觀眾可至展間欣賞藝術家個展,或遊走在村內尋訪各角落的藝術創作。但這裡的空間氛圍十分獨特,所以除了臺灣遊客,也吸引了香港、韓國與中國遊客前來參觀,感受這個聚落的靜謐氣息。

除了讓人們走進寶藏巖參觀,我們也帶著駐村藝術家往外走,到校園裡與學生互動、共同創作;此外也舉辦兒童藝術營隊,推廣藝術教育,發現小小藝術家。未來我希望在園區內設立一個寶藏巖歷史脈絡常設展,讓更多人理解這個區域的保存得來不易,也進一步理解這座城市的身世,而更喜歡這座城市。

寶藏巖

電話|02-2364-5313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網站|官方網站

3. 二二八紀念館:追思二二八,撫平歷史傷痛

過去我在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現已改名臺北市立文獻館)擔任研究員,因為擁有歷史相關背景及行政經驗,在2014年12月轉赴臺北二二八紀念館任職,除了實踐過去對於二二八歷史的學術研究外,也期待能為二二八受難家屬服務,以及推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教育。

1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紀念館曾是臺灣總督府「臺北放送局」,作為廣播用途。戰後初期改為臺灣廣播公司。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廣播電臺扮演著黨政軍宣傳政令,和仕紳、民眾報告事件處理狀況的重要場域,此電臺發揮關鍵的傳遞訊息角色。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改為中國廣播公司。1996年,當時臺北市長陳水扁基於此建築在二二八事件中的重要地位及歷史意義,因此選定此處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並於199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50週年時正式開館。

2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3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這裡就像一個小型的博物館,大多數民眾或外國旅客都對臺灣過去這段歷史感到好奇而前來參觀瞭解,當然也有的是來追思和緬懷這些事件受難者。館內除了展示二二八事件相關文獻資料外,我們也會定時舉辦人權講座,邀請對於二二八或人權有研究的專家學者演講。

另外,每個月會規劃兩場二二八事件的實地參訪導覽,我們會帶著民眾到臺北各個曾在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地點進行動態的歷史教育,讓民眾親身體驗或感受歷史現場,希望他們可以瞭解更多二二八人權發展歷史。

過去有些展覽可能過於沈重,未來我們將規劃一些相較活潑多元的展覽或活動,將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原委與省思繼續傳承下去,希望藉由對這一歷史性悲劇的深層追思,重建臺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電話|02-2389-7228
地址|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3號
網站|官方網站

4.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在麵包樹的綠蔭下,享受一抹家的悠閒

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工作即將邁入第十年,這裡就像每個人的家,大家一起工作就是回家的感覺,因為全年無休、採排班制的關係,我們都必須對這裡的每一樣工作瞭若指掌,所以彼此間也培養出深厚的默契與情感。

感 -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01.jpg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市長官邸建立於民國29年,是和洋混合的日式典型住宅,結合和式空間、西洋書房與廳室設計,在室外更有約一百坪的前、後庭露天廣場與庭院造景。且在此居住的每任市長都會根據個人的喜好或生辰八字做些裝潢上的微調,也因此讓今日的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充滿許多紀念價值。

剛來的前五年很辛苦,當時市長官邸已歷經超過一甲子歲月,環境跟外觀都非常破舊,遇上颱風必會被橫掃地滿目瘡痍,且容易淹水,那時需要大量清水溝、搬石頭、整理外觀環境的人力,這也因此讓我對這裡產生家的感覺,因為每一處都有著我親手呵護照料過的痕跡,而經過財團法人瑞興銀行文化基金會的修繕與整理後,市長官邸藝文沙龍才能擁有現在美麗優雅的樣子。

感 -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04.jpg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感 -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05.jpg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在這裡最讓我感到滿足的事情便是規劃講堂課程,十年前剛從事這份工作時,當時講堂的概念還沒有像現在如此興盛,官邸是全臺北少數舉辦藝文相關課程的場所,所以民眾的參與非常踴躍。每堂課的規劃從發想題目、找講師討論內容、執行,到看著每位學生收穫滿滿地離開這裡,過程就像生小孩一般,即使產出的過程會經歷陣痛期,但結果卻讓人充滿成就感。我們也會跟來此佈展的藝術家們互動,在聊天的過程中時常會感受到他們對於藝術的堅持,他們願意耗費一輩子時間練功,將自己所看到的世界透過藝術傳達給世人,讓人深感佩服與感動。

過去一定有非常多的故事在這棟具有紀念價值的建築裡頭發生,造就現在充滿特殊文化氣息的環境,附近居民閒暇時也會帶著狗兒進來這個地方,與我們互動聊天,我時常覺得這裡就像一個媒介,可以讓來訪的民眾了解文化生活,看見臺灣更多美好的面向。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電話|02-2396-8198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46號
網站|官方網站

5.北投溫泉博物館:一扇朝北投文化敞開的窗

北投,是一座非常特殊且凝聚的小城,當地居民擁有非常濃厚的公民意識,他們以身為北投人而傲,雖然很多人都是後來才移居此地的住民。

感 - 北投溫泉博物館01.jpg
(圖/彭欣喬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文化和區域規劃是我的專長,在擔任北投溫泉博物館的館長以前,我曾經負責過西門紅樓和電影主題公園等場館的規劃,雖然同樣是讓老舊、甚至殘破的建築有了新的生命,不過北投卻引發我更多的好奇且帶來更多的挑戰。

感 - 北投溫泉博物館02.jpg
(圖/彭欣喬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感 - 北投溫泉博物館05.jpg
(圖/彭欣喬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首先是人的部分,你很難想像這座每年接待55萬人的博物館(其中有1/4是外國遊客),其實只有三名正式員工!其他靠的全是當地志工的熱心投入。事實上,這也是全臺第一個社區發動運動搶救的博物館:近百年前東亞最大的公共浴池,隨著日本人的離開而逐漸沒落,建築歷經多次轉用,最後甚至荒廢成了小孩口中的鬼屋,進而被人遺忘。若不是當地師生在鄉土教學資料搜集中發現了它,一次次奔走發起古蹟搶救運動,北投溫泉博物館大概也無法存在了。

雖然躲過了被拆除的命運,卻出現了另一個難題:沒有館藏的博物館,要展出什麼呢﹖幸虧北投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擁有豐富的溫泉文化、那卡西和月琴等音樂資產…於是我們決定將它打造成生活環境博物館,展示北投的在地生活,按照四季推出賞花、納涼、月琴文化和溫泉活動(現在推行的活動就是我們未來的館藏),藉此不斷強化北投的意象。有別於傳統博物館將知識匯整後,灌輸於參訪者的菁英式型態,這可是非常先進的觀念!

由於北投博物館的營運必須借助社區的力量,包括社區資源的參與和志工的幫忙,因此在館長必須插手的五花八門工作(從修馬桶等庶務、到導覽和排解館中突發狀況)中,最主要還是扮演居民、政府官員、藝術家等各對象間的溝通橋樑,從中做出良好的解讀,讓彼此能相互了解。

北投溫泉博物館見證當地發展,它不只是博物館,更是北投的文化集散地。未來,希望能帶入更多新元素,讓它保留傳統的同時,也能展現出不一樣的面貌。

北投溫泉博物館

電話|02-2893-9981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
網站|官方網站

6. 撫臺街洋樓:臺北城百年風華見證者,新時代的台北攝影中心

我家在臺北後火車站,從小在大稻埕與北門周邊成長。大學念歷史系,一直渴望能發揮所學,將專業投入社會,因緣際會之下進入「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工作,學會接手了經營撫臺街洋樓,我也被派駐於此,至今約莫三年。

感 - 撫台街洋樓05.jpg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關注面向十分廣泛,包含歷史文化資源、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國際文化交流等,同時學會長期研究臺北舊城區,關心北門周邊的發展,因此而進駐撫臺街洋樓。目前撫臺街洋樓專任人員有兩位,同時負責館所內所有大小事,包含展覽及營運計畫規劃、日常庶務、志工管理、場地租用,最重要是與周邊臺北舊城區的歷史文化深耕與教育推廣。

感 - 撫台街洋樓04.jpg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感 - 撫台街洋樓01.jpg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撫臺街洋樓屹立於臺北城內已經超過106年,是臺北舊城區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民間建築,也是城內少見的獨棟街屋。自1910年完工以來,見證了日本時代至今的都市發展變革:它曾是經營土木、建築營造業的高石組本社,也曾轉手作為經營專賣事業的佐土原商會,戰後更曾是臺籍菁英們共同創辦的《人民導報》報社。短暫作為水電行後,被政府收為國防部警備總部軍法處的眷屬宿舍。

這棟古蹟建物作為歷史見證者,吸引許多日本人前來尋根,找回往昔記憶。曾有多位日人帶著舊地圖以及父親的照片來到洋樓,按圖索驥想尋找父親出生、生活的地方。儘管隨著時空推移,街景、建物早已改變,撫臺街洋樓仍扮演著北門周邊重要角色,團隊持續自主研究在地歷史,協助來訪民眾得以透過造訪古蹟,探尋歷史軌跡與臺北記憶。

由於鄰近博愛路與漢口街這兩條著名的照相器材街,近年撫臺街洋樓定位為臺北攝影中心,館內以攝影、影像故事作為策展重點,除了原本的古蹟愛好者,也吸引攝影愛好者前來一探究竟。

附近有許多古蹟與老店,除了幾步路之遙的北門外,還有臺北郵局、中山堂等古蹟。我們積極舉辦北門文化生活圈的街區導覽活動,導覽人員將長期以來的歷史研究成果轉化成民眾可以輕易吸收的知識與故事。此外,我們舉辦小朋友的文化營隊,期待他們可以變成小小古蹟導覽員及攝影師,用自己的理解將珍貴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人。

高架引道拆除、北門重建天日之後,來到這一區的人潮顯著增加。今年春節過後,參觀撫臺街洋樓的人數增加二至三倍,提升此區的文化關注度。周邊是臺北舊城區,許多都市角落都座落著文化資產,如果能將這一區的文化資產串連起來,讓民眾透過親身造訪了解臺北的歷史與文化,一定會十分精采。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

撫臺街洋樓

電話|02-2314-8080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網站|粉絲專頁

文/張翰豪、林筑婷、彭欣喬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書院臺北》手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