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歐洲就比較有人文素養?法國高中老師無奈告白,哲學對很多學生來說還太早啊

2016-11-10 17:44

? 人氣

他們這個年紀的確能夠作這種練習,《2001太空漫遊》電影播放後,一位年輕的美國女孩就發表了一篇很精彩的電影分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電影為教材是讓學生明白哲學不是重覆或轉述哲學家的學說,而是使用哲學家的概念,大膽提出某種研究路徑。

我發覺學生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學生總認為他們應該要像史賓諾沙、笛卡兒般的思考,我倒認為要變得大膽,大膽使用他們的理解力,即康德所謂的「知性」。

我所採用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學生不熟悉的片子,年代跨度從1910年代至2000年,例如《裸殺萬里追》(The Naked Prey)、麥克李維斯導演的驚悚電影《The sorcerers》、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或是李小龍主演的電影,這些都激起熱烈討論。

另外,我認為亞洲電影是很棒的思維教材,亞洲電影引人思考,令人顫動。現在的法國電影很枯燥無味,有時候看法國片感覺很浪費時間。

電影是思維的經驗,而思維也許是電影學的經驗,德勒茲的《千高原》來自電影的滋養:哲學,我們的哲學思考在哪些程度上都和電影相關呢?

根據你的經驗,學生通常偏好哪些概念呢?

國家、社會、自由、欲望、文化、幸福、他人。然而,這些他們認為自己懂很多的概念,上了哲學課,才發現原來一點都不懂。

那麼,哪些概念對學生而言,很難懂呢?

存在、宗教、經驗、感知、生命、真理(真相、真實)、理論與應用,語言、義務、藝術。

你認為到了學年結束時,學生們大致會喜歡哲學嗎?

他們通常不喜歡。因為這門學科沒能讓他們增值:「科學有價值,很重要,哲學一點用處都沒有。」而且這堂課的要求高,學生必須很努力,但如果他們不喜歡,會對這堂課留下負面印象。

你有沒有印象深刻的學生試卷答題或作業呢?

有的。只有那些明白哲學益處的學生才寫得出令人激賞的解答。有的學生只把我上課講過的在答題卷上重複一遍,我們很少上哲學難題的課,多半是哲學家文本講解。

怎麼讓年輕學子了解哲學思考的重要呢?

也許應該讓他們理解哲學對其他學科的益處:例如像愛因斯坦,因為他和貝索加上其他人的哲學思考能力,終而改變了科學領域。愛因斯坦的時間-空間視野改變了傳統視野。

學生多半認為知識等於有用,他們將這個關聯轉移到哲學課。如果哲學能通向實用的話,如果學生們預見哲學有助於他們的生涯遠景的話,他們就會覺得哲學思考很重要。其實很難向學生證明哲學多有用:哲學很重要,正因為沒有用處。

那些看見哲學本質益處的人,都是那些已經稍稍接觸哲學的人。這就是哲學人的境況,如果我們不是一腳在社會裡,另一隻腳遠離社會的話,我們不能有真正的哲學思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