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專文:張藝謀和法西斯美學

2015-12-26 06:30

? 人氣

對於張藝謀來說,則是「朕即天下」,天下高於一切。為了這個「天下」,即使「十面埋伏」,血腥殺戮,導致千萬人頭落地,那個最終的勝利者都是「英雄」。而那些想反抗者,不僅被「天下」的雷霆之力砸得粉碎,倖存者還被征服天下的「英雄」感動,自己了斷,自我神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英雄》中,那個要殺秦王的刺客,最後被朕要統一天下的雄心偉業感動,放棄到手的機會,選擇被萬箭穿心,成全那個「天下」。他死的時候,沒有憤怒,沒有悲傷,而是像《一九八四》中那個被洗腦、把四個手指頭硬看成五個的史密斯一樣,在被處決的時候,是含著對老大哥的敬意和滿意的微笑而離開的。這才是最大的殘酷。

正是這種國家意識,瑞芬斯丹把體育比賽拍成了「一種儀式化的英雄偉業」,個體之間的競賽,變成國家意志的對決。當德國選手獲獎、德國人起立狂呼,高唱《德意志高於一切》時,個人的勝利,已經成為群體要求的勝利、國家意志的勝利,德意志的榮耀。因此有人把《意志的勝利》譯成《德意志的勝利》。

第四個類似,效果殊途同歸

《極權主義的起源》作者阿倫特說,極權主義最重視掌握兩樣東西,一是群眾,二是宣傳。納粹宣傳家戈培爾宣稱,要把電影變成一種宣傳工具,因它是最能俘虜大眾的手段。瑞芬斯丹的兩部紀錄片,對宣傳納粹主義,對人的洗腦,所起到的無形而巨大的影響力,是難以估量的。有記載和評論說,無數德國人坐在電影院裡,觀看這部影片一直熱淚盈眶,當他們離席起身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篤信希特勒是一個英雄,是上天派來的彌賽亞。他們決心為他做一切事情,包括慷慨赴死——很多人的願望實現了。

即使在今天的中國網站上,還有人寫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這兩部作品中強大的力量、秩序和美。」有的中國教授甚至不敢把《意志的勝利》在課堂上全部放完,說「它的力量太強大了,我擔心如果學生把片子看完,就會變成真正的納粹。」還有中國網民激憤地為瑞芬斯丹抱不平說,「一個神話追求者,最終將她的生命編織成神話。一生酷愛運動和美的美麗女子,究竟錯在哪裡,罪在何處?」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張藝謀那種推崇國家、維護天下、榮耀暴政、獨尊群體、泯滅個體的電影,在中國個人主義意識剛剛萌芽的今天,起到多少扼殺、窒息作用,也是難以估量的。

第五個類似,「英雄」所見略同,都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2003年去世、活到101歲的瑞芬斯丹,至死都沒有為她的納粹宣傳認錯,堅持認為那兩部片子不是「宣傳性的紀錄,而是純粹的歷史」,並強調對納粹集中營一無所知,在波蘭時「我從沒看到一個屍體,無論士兵還是平民的。」但上述美國學者巴赫的傳記說,有照片證實,納粹在波蘭一次處決幾十個平民的屠殺現場,就有瑞芬斯丹,雖然她臉上有扭曲的表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