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35國聯軍遠征科威特、100小時陸戰擊潰伊拉克!美國前總統老布希一生功業巔峰:波灣戰爭

2018-12-01 19:55

? 人氣

1990年感恩節,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在沙烏地阿拉伯視察美軍。(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90年感恩節,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在沙烏地阿拉伯視察美軍。(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美國前總統老布希11月30日逝世,享壽94歲。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可說是老布希4年總統任內最大的外交考驗,而他也靠著卓越的外交手腕,取得盟友支持,指揮以美國為主的35國聯軍,發動第一次波灣戰爭,大勝伊拉克。老布希重振越戰失利後的美國軍威,奠定美國「世界警察」地位,讓他一度獲得高達85%的支持率,也令科威特民眾景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滿科威特拒減產、挖石油 伊拉克閃電入侵

位於伊拉克東南方的小國科威特,擁有豐富石油,是第一次波灣戰爭的引爆點。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之後,積欠科威特140億美元(新台幣4350億元),加上科威特在內的波斯灣國家增產石油,拒絕伊拉克的減產提議,令伊拉克難以償債。

1990年,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兩國邊境附近的魯邁拉油田(Rumaila oil field),以定向鑽井技術盜採伊拉克石油,獲取24億美元(新台幣745億元),同年8月2日,在時任伊拉克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指示下,伊拉克10萬大軍入侵科威特,僅花2天即擊潰科威特三軍,8月8日正式併吞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第19個行省。

老布希派軍駐沙國 堅拒與伊拉克妥協

國際社會群起反對伊拉克侵略科威特,聯合國安理會於1990年8月2日旋即通過第660號決議,譴責伊拉克侵略行徑,並要求伊拉克無條件撤出科威克。面對巨大外交考驗,老布希(George H.W. Bush)先是譴責伊拉克,隨後宣布於8月7日執行「沙漠之盾行動」(Operation Desert Shield),派遣1萬5000名美軍、32艘驅逐艦、100架直升機與戰鬥機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防範沙國遭伊拉克入侵。

伊拉克占領科威特期間,曾提出讓伊拉克掌控半個科威特,作為撤軍的交換條件。但老布希不為所動。1990年9月11日,老布希在美國國會演說時表明:「伊拉克一定要立即、完全、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一定要恢復科威特合法的政府。一定要確保波斯灣的安全與穩定。一定要保護海外的美國公民。」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向全民發表演說。

35國聯軍獲聯合國授權 攻打伊拉克

老布希曾於1971年至1973年任職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深知透過外交爭取國際社會支持的重要性,於是和時任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會談,美蘇兩強達成要求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的共識。此外,老布希政府也透過外交手腕,促成美國、英國、法國、南韓等35國組成對抗伊拉克的聯軍。

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運作下,於1990年11月29日通過第678號決議,要求伊拉克無條件撤出科威特,訂出1991年1月15日撤軍的最後期限,否則將允許各國「動用一切手段」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第678號決議也成為聯軍攻入科威特的依據。

1990年感恩節,美國時任總統老布希在沙烏地阿拉伯與美軍見面(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90年感恩節,美國時任總統老布希在沙烏地阿拉伯與美軍見面(Wikipedia/Public Domain)

100小時陸戰擊潰伊拉克 老布希支持率高達8成5

1991年1月16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動「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空襲,先摧毀伊拉克空軍以及防空設施,再對付伊拉克的指揮與通訊設施,在一星期內就取得空中優勢。聯軍連續42天內出動空軍飛行逾10萬架次,投下8萬8500公噸的炸彈。2月24日,聯軍兵分三路發動陸戰,僅花100小時,科威特宣告解放,聯軍大獲全勝。2月28日,老布希宣布停火,伊拉克則全面接受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2台伊拉克戰車遭伊拉克士兵拋棄。(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91年波灣戰爭期間,2台伊拉克戰車遭伊拉克士兵拋棄。(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第一次波灣戰爭以聯軍全面勝利收場,聯軍一共派出逾95萬軍人,包括70萬美軍,伊拉克則有65萬軍力,但雙方死亡人數懸殊,伊拉克至少有2萬5000人喪命,聯軍僅有292人陣亡。這場戰爭影響全面,西方媒體現場直播戰事,向世界展現聯軍攻擊行動的精確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更在這場戰爭,憑著24小時的新聞報導,打響世界知名度。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聯軍攻入科威特。(AP)
1991年波灣戰爭期間,聯軍攻入科威特。(AP)

波灣戰爭是美國自越戰慘敗之後,發動最大規模的戰爭,不僅讓美軍重振聲威,也讓老布希聲望大增。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作的民調顯示,老布希的支持率飆升至85%。1991年3月,老布希到國會演說時,還獲得參眾議員起立鼓掌3分鐘致敬。

1991年3月6日,時任美國總統在國會演說,宣布打贏波灣戰爭。

打伊拉克不推翻海珊政權 老布希影響中東局勢

不過也有批評者認為,既然美國領導的聯軍已經重創伊拉克軍隊,聯軍應該趁勢推翻伊拉克海珊政權,但老布希1996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不認為推翻海珊可行:「占領伊拉克會立刻破壞聯軍,讓整個阿拉伯世界反對我們,讓一個搖搖欲墜的暴君,轉為現代的阿拉伯英雄。」

2011年適逢第一次波灣戰爭20年,老布希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表示:「當時我們很擔心會失敗,結果進行得乾淨俐落……速度遠比我們預想的快,兩方人員傷亡遠比我們預想的少。非常值得。」

老布希在戰後的外交政策,也深深改變中東局勢,例如美國與波斯灣國家簽署國防協議,使波斯灣國家發展出一系列重要的軍事設施。美軍在沙烏地阿拉伯駐軍,也成為恐怖組織「基地」(al-Qaida)前首腦賓拉登(Osama bin Laden),於2001年「911恐怖攻擊」前反美的主要論點。

美國1991年波斯灣戰爭勝利後,同年6月8日舉行「全國勝利閱兵」,波斯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AP)
美國1991年波灣戰爭勝利後,同年6月8日舉行「全國勝利閱兵」,波灣戰爭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Norman Schwarzkopf,左)與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右)。(AP)

科威特民眾讚老布希:他為我們的自由挺身而出

老布希之子小布希(George W. Bush)當上總統後,2003年則不顧國際社會反對與父親的考慮,攻打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雖完成父親沒作到的事,也重創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也讓美軍陷入伊拉克戰爭的泥淖中。

儘管大部分阿拉伯民眾可能對美國不抱好感,但科威特民眾相當感念老布希協助科威特抵禦伊拉克的貢獻,科威特民眾威德漢(Mubarak al-Widhan)特別將波灣戰爭後出生的兒子取名為布希(Bush al-Widhan)。威德漢說:「他是真正的男人,一頭獅子。他為我們的自由挺身而出,也將我們的國家歸還給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亦寧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