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專文(上):當我們只剩二十年時間

2015-09-08 06:20

? 人氣

我幸運地找到一些伙伴,一起行動,走出了一條原來別人認為沒有機會的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和他們一起工作,我的許多問題得到解答,許多視野得以打開。

不止如此,接著我對參與其他公民行動有了興趣與動機,後來選擇核電議題,又有了一批新的伙伴。當然,核電又連結了環境保護及其他。

許多議題對我都是陌生的。但是感謝我原來的工作就是出版與寫作。吸收、消化各種知識,並設法找出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與其他讀者分享,本來就是我的生活。所以碰觸這些議題,固然有壓力,但也有樂趣。

就這樣,我一路練習思考台灣的現實與未來。

◎因為悲觀而相信必須樂觀

時間過去了兩年。

如果說當時政府所簽的服貿協議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急病,那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加護病房之中,甚至看到病危通知。

兩岸政策,仍然在混亂,甚至惡化之中。

此外,憲政扞格、國防鬆散、行政系統失靈、食安崩盤、產業轉型和升級無解、空污嚴重、水資源破壞、經濟日益倚賴對岸、國債破表、年金破產、新生人口減半後還持續減少、國民整體健康卻持續惡化……太多關鍵問題都已經到達或超過了我們可以負荷的臨界點。

更別提堆積超載,無處可去,卻還是有人想延時使用的核廢料,可能隨時讓我們的家園全毀。

太多過去的問題相互糾纏。不只拖累,甚至在癱瘓我們;不只癱瘓,甚至在窒息我們;不只窒息,甚至將粉碎我們。而檯面上的政黨,不論朝野,都對這些問題的肇因難以卸責,所以也難指望他們有大破大立的視野與解決方法。

我聽到周邊許多人在嘆氣,在悲觀。

我很少回應。

不是不悲觀。我的看法是:如果任憑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我們根本就是滅亡在即——不論是國家還是環境。

但我也因為悲觀而相信必須樂觀。樂觀於相信我們還是可以改變這些跡象的走向,樂觀於我們可以改變未來。

最開始,只是一些信念在支撐我。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歷經動盪、無數人的奉獻犧牲,在台灣大家又付出這麼多時間和代價,才熬煉出今天的民主局面。現在說是因為一個個民選的政黨人物有負所託,因為他們的私利、偏執、無能,就要導致這個國家的滅亡,無有此理。

後來,兩年的學習與成長之旅,讓我更有了真正樂觀的理由。因為我見識到什麼是台灣的真正生命力:台灣的公民覺醒與行動。

◎每一個無知的決策,都在民間培養了相對應的異議者

我觀察一些公民行動,和主事者交往後,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每一個無能的政府官員,每一個無知的決策,都在民間培養了相對應的異議者。政府固然靠著資訊不對稱的優勢而仍然佔有一些上風,但是在網路時代,又是民主社會的台灣,這種優勢越來越小,越來越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