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專文(上):當我們只剩二十年時間

2015-09-08 06:20

? 人氣

更多的年輕人,以相較於五年前高出六倍的人數、難以計量的熱情,投入各種社會運動、公民運動,親身實踐也呼朋引伴地改造自己的社會和環境,創造自己的未來。真正是風起雲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急統和急獨都是在用哈哈鏡看對岸,不是過度誇大了對岸,就是過度渺小了對岸。而我們實際需要的是一面鏡子。善用鏡子,我們會發現,面對對岸,其實就是面對我們自己靈魂的三道試煉。通得過這三道試煉,我們就可以脫胎換骨。

並且,我們的憲法時刻到了。癱瘓的政府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由公民而不是政黨發動的修憲的時刻到了,也是每個人需要參政的時刻到了。

這些希望,讓我們相信台灣可以從險境中創造一個嶄新的未來。

◎一段公民行動路線圖的解析

第三部:〈Case Study:一段公民行動路線圖的解析〉。

開反黑箱服貿第一槍的時候,我像是在黑夜的濃霧之中。不知道究竟在發生什麼事,更不知道接下來的去向如何。但是逐漸地,因為聽到回音,因為聚集了同伴,因為大家的分工合作,我們撐到了可以看到一點天色,摸清一點周遭。

之後,我們看出方向。有了方向,再定目標。有了目標,再定進程與時間。有了進程與時間,再定方法。這樣,事情逐漸往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在這個過程裡,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要相信筆的力量。隨著時間推進,我更越來越有計畫地使用自己的文字,當一種火力。

每篇文章發表,我都仔細觀察彈著點,再設定下一篇文章的方向。或者,自己發動一次攻擊;或者,支援同伴的前進;或者,先停止不動。

因此我整理了一些發表過的文章,每篇都加上「寫作背景」,說明寫作當時的動機和著眼點,也加上「後續發展」,說明這篇文章後來發生的作用。

台灣接下來各方面的改變,都需要公民行動。公民行動都需要論述,需要文字的闡述,需要相信筆的力量。

我希望把我自己反黑箱服貿的這段經驗提供出來,當作個案分析,給大家參考。

◎我們的四周難道不是海洋嗎?

很多人聽了《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這個書名,都問我:我們的四周不就是海洋嗎?難道不是嗎?

地理條件上,是。但是在心態和認知上,我們不是。

各種原因,使得台灣明明在海洋之中,但是卻長期背向海洋;使得我們忘了面對海洋該有的冒險探索,而只固守小農耕作的保守心態;使得我們身處豐饒之中,卻看不清自己的資源,反而一路製造越來越大的破壞,終致深陷困境,甚至絕境。

不論面對真實的海洋,或是面對心中的海洋,我們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四周、資源、世界,然後在其中找到新的位置和機會。

今天很多人都在說我們到了一個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我還要再加一句:今天也到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大推理家,每個人都是N G O(公民行動組織)的時代。

當個大推理家,我們應該對所有之前累積下來的謎題與難題,不要感到憤怒與恐懼,而是心存感激。

當個N G O,則要倡導議題,呼喚並聯合大家一起行動。

所以,如果我們當真認清台灣的四周是海洋,海洋才是我們的生命基因,那我們就要敢於和過去不同,敢於和對岸不同,敢於在險境中開創新的未來,用二十年時間脫離滅亡而新生。

◎君子以正位凝命

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應該是為台灣所寫的。

的確,這是一個最黑暗的年代。

但,這也是最光明的年代。

《易經》的鼎卦,有一句話:「君子以正位凝命」。對這句話,有註解這麼說:正位,是「不使之傾」;凝命,是「不使之渙」。

在自己的國家可能傾圮,人心可能渙散之際,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正位,不使之傾;凝命,不使之渙。

當別人只能倚賴明君出世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之際,我們卻可以由一個個公民來行動,這是何等豪氣。

我們應該微笑一下。

台灣的四周,是海洋。

郝明義和他的新作《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
郝明義和他的新作《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

*作者為前國策顧問。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網路與書出版)。

九月九日下午兩點半,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201DE會議室,舉行新書發表會,同步直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