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地方媽媽的自我實現之旅

2024-01-19 05:50

? 人氣

淡水媳婦李琪(前排中)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媽媽們透過共學共創建立屬於自己的自信與價值。(圖:李琪提供)

淡水媳婦李琪(前排中)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媽媽們透過共學共創建立屬於自己的自信與價值。(圖:李琪提供)

結婚、生女、育兒,想要第二個,也想好好陪伴孩子長大;衡量家庭與職場該如何平衡,嫁給淡水人的李琪決定辭去穩定的銀行經理工作,成為全職媽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沒當過媽媽,先看自己的媽媽,母親在家是傳統的主內,操持所有家務,不過李琪覺得現在這個年代總不能只做家務,回歸家庭以後,跟著孩子一起放慢腳步,也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全職媽媽,組織共學團,每週安排課程、輪流當老師,帶著孩子一起學習。

李琪跟淡水註定有緣,也在銀行工作的先生斜槓淡水文史工作者,姊姊姊夫姑姑和姑丈都是淡江大學畢業,她從小常搭火車到淡水玩,真正住下、慢下來探索,發現淡水不只老街和夕陽,它是山城、水岸,擁有從農村到城鎮的多重面貌,近年來變得更不一樣;從中探索,帶朋友來場小旅行認識淡水是很美好的事。

20240117-淡水媳婦李琪(前排中)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媽媽們透過共學共創建立屬於自己的自信與價值_李琪提供.jpg
淡水媳婦李琪(前排中)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媽媽們透過共學共創建立屬於自己的自信與價值。(圖:李琪提供)

不知不覺,做了十年的全職媽媽,雖然自認是有動力的媽媽,可是卻好像沒有自己的名字?「我們變成某某人的媽媽、某某人的太太,這幾年我好像做了很多事,但說不出自己做了哪些事?」

「媽媽就是這樣:把孩子照顧好、先生打理好…,但每次他們出了什麼狀況,好像就是媽媽沒有怎麼樣?女性似乎到了某個階段社會地位、經濟來源,或才能展現…都開始掉落,我覺得我一定要做些事情…」

摸索創業 也探索自己

李琪藉先生的文史導覽專業創辦「旅學堂」,策畫行程、辦活動,可是心裡沒有自信,總覺得虛虛的;不像先生那麼了解淡水的內涵,懷疑自己怎麼跟土生土長的淡水人說淡水是什麼?她不希望只是掛名負責人,而是真有個角色在裡面。除了旅遊與文史導覽,能不能協助像自己一樣的婦女更認識孩子成長的所在,也是自己的第二故鄉?

20240117-旅學堂在馬偕紀念館前演出真人行動劇_李琪提供.jpg
旅學堂在馬偕紀念館前演出真人行動劇。(圖:李琪提供)

深度探索淡水,現今強調的多元與平權,淡水都足以為代表。淡水處處可見洋人在台灣的歷史,馬偕博士於1872年來到這裡宣教、醫療、辦教育,建立馬偕醫院的前身–馬偕醫館,創辦西式高等學校牛津學堂和全台第一座女學堂;而馬偕博士與妻子張聰明的異國聯姻,張聰明好學、不綁小腳的勵志故事開啟了李琪對女力的想像和期待。

正好新北市政府推動「女路」,第一條菁桐女路主軸是女礦工的故事,第二條貢寮女路講海女文化,第三條淡水女路則是從女學堂為起點,希望讓民眾了解女性在淡水的故事。李琪培力在地婦女加入導覽的行列,學女史、攝影、藝術,成為女性共學成長團隊;為了在遊程中安排真人行動劇,向戲劇老師學習編劇和排練。「學習了這些多元課程後,整合成為獨特創新的體驗,讓旅人來到淡水感覺大開眼界,也讓自己找到自信與舞台。」

張聰明是童養媳,原名張蔥仔,馬偕博士在淡水宣教,蔥仔的養阿媽聆聽馬偕講道、成為信徒,蔥仔也到教堂學習羅馬字、讀聖經,非常好學,成績優異,馬偕為受洗的蔥仔改名為聰明;養阿媽認為馬偕需要一位賢內助,透過說媒,馬偕與張聰明結為連理,人生因此翻轉。「旅人在淡水女路的真人行動劇裡將看到馬偕夫人張聰明和她的養阿媽」,李琪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