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西方人怎麼看台灣」:《台灣使用指南》選摘(1)

2024-01-12 05:10

? 人氣

筆者認為,提到台灣便會無可避免地講到歷史。(圖片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

筆者認為,提到台灣便會無可避免地講到歷史。(圖片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

台灣人需要「台灣指南」嗎?當玉山社首次與我聯絡,表示他們想要出版 Gebrauchsanweisung für Taiwan 的中文版,我不得不自問這個問題。寫作這本導遊書的時候,我面對的讀者當然是德國人,而我明白他們大多數對於台灣沒有太具體的概念。身為久居台灣的德國小說家,我想要讓同胞了解為什麼我把這個美麗的島嶼當成我第二個家,介紹台灣的歷史、文化、宗教、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特點,順便戳破一些中國大外宣中關於台灣的謊言。寫作這樣的一本書,其實原來不是我自己的主意。三年前我的經紀人寫信告訴我,慕尼黑的Piper出版公司有一個「指南」系列,已經出了將近一百五十本書,是從作者個人的立場介紹各個國家或城市的特色,但是很可惜目前沒有「台灣指南」。我的經紀人覺得這樣不對,所以他跟我說:「你要的話,我問一下他們要不要出版台灣的指南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沒有意見,只有一個條件:「如果是我寫的,這個指南恐怕會跟其他的導遊書稍微不一樣。」意思是說,為了讓德國讀者了解台灣,當然可以講到棒球與美食,可以讚美中央山脈與花東海岸的美麗,但是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政治情況及其歷史背景。普通導遊書都會避免這種嚴肅的話題,但是如果講到台灣的話,我覺得無可迴避。

結果慕尼黑的出版社很歡迎經紀人的建議,也沒有反對我對於該書的構想,表示他們很期待「台灣指南」的稿子。我雖然很高興,但是同時覺得我好像在面臨一個相當巨大的挑戰。在導遊書的性質很難深入政治辯論的侷限下,我如何能夠讓德國讀者了解兩岸關係或台灣認同這樣複雜的問題呢?

我目前已經出版了五部小說,每一本的題材都很不一樣,但是也有一個共同點:其中沒有一個角色代表我。五部小說的故事是我撰寫的,但是撰寫的不是我個人的故事。《台灣使用指南》不一樣,某種程度上這是我目前為止最涉及私人領域的寫作。一開始下筆的時候我立刻發現,為了讓德國讀者了解我的台灣,我必須從我個人的經驗講起,跟讀者分享這個地方在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表態我對台灣的深刻感情。其實那時候我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幾年了,我並不是每天自問為什麼我這麼熱愛台灣?我跟這個地方的緊密紐帶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在這種情況之下,撰寫《台灣使用指南》提供我一個很好的機會:回顧我和台灣的故事、反思我在台灣的經驗、重新確認我在這個地方的歸屬感。

 

還有一件更私人的事:我太太是台灣人,她也是我之所以住在台灣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她在書中常常出現。在第一章裡,我描述我們二○二○年三月去松山區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最後兩章敘述的環島旅行其實是我們的蜜月。說實話,我太太不是特別喜歡我寫到這個,把我們的私人生活變成一本書的題材,這我也了解,但是事實上我對她的愛還有對台灣的愛雖然不是同樣的事,在某種程度上兩者還是分不開。台灣是我第二個家,因為現在是我們兩個人一起生活的家鄉。因此寫《台灣使用指南》的時候,我沒得選,如果要寫真實的故事,那就是一個很私人的故事。

該書的德文版是在二○二一年秋天上市,原來我以為它不會大賣。一般而言,來台灣的德國觀光客很少,疫情期間更是完全歸零,誰會買我的書呢?然而二○二二年二月俄羅斯侵犯烏克蘭,突然有不少西方人很擔心,在台灣海峽會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個口號在媒體到處出現,經常被其他國家忽略的台灣,一時之間變成全世界媒體的主要焦點。半年後,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解放軍在台灣海峽進行了規模巨大的軍演,讓各個國家的公民害怕起來,好像中國的全盤侵略會倏然展開。

或許這個反應有一點過分。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二○二二年不算是德國總理蕭茲所謂的「時代轉折」(Zeitenwende),反正中國政府對他們的惡霸態度不算什麼新鮮事,但是從此以後,歐洲人好像越來越關注台灣的情況。因此前一年出版的《台灣使用指南》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二○二三年初已經再版了第二刷。很多人跟我說,他們把《台灣使用指南》當作一個了解台灣的入門磚。本來不一定打算拜訪台灣的讀者,看完書之後就很想要親自來探索這塊土地,接觸它的獨特文化。

回到開頭的問題:台灣讀者需要這種書嗎?很明顯地,台灣人不需要外國人給他們說明台灣文化與歷史,但是雖然如此,我還是相信,這本書對台灣讀者會發揮一定的作用。台灣朋友常常問我:你們西方人怎麼看台灣呢?有的人可能只是好奇而已,但有時候我在這個問題的背後感覺到的是一種擔心:是不是你們西方人完全看不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吳濁流在《亞細亞的孤兒》中所呈現的心態,很多人覺得自己國家被全世界拋棄,被別的國家邊緣化。在台灣外交困難的處境下,這個感覺不是沒有根據,我也覺得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特別是親中的德國)應該強烈抵抗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態度,也應該對台灣的自由與安全表達不含糊的支持。

無論「你們西方人怎麼看台灣?」表示的是好奇還是擔心,我覺得一定是一個有道理的問題。不管是個人還是社會,我們的認同不是完全自己創造的,而是經過一個複雜的交流過程演變而來。為了知道我是誰,別人對我的看法很重要。獨白不能幫我認識自己,我必須進行對話。在別人眼光下的我是自我認同的主要成分,這也是住在台灣的經驗教導我的。每當碰到台灣人表示對德國的各種看法,有的我會覺得是刻板印象甚至是偏見,有的給我一些新的啟發,但是重點在於,經過這種長久的交流,我對「德國認同」這個觀點慢慢獲得了一個不一樣的理解,這絕對與一輩子住在德國的同胞們不一樣。在《台灣使用指南》中,台灣讀者可以看到外國作者眼光中的台灣,然後進一步思考跟自己所認知的台灣有何異同,說不定也能藉此對「台灣認同」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認同問題是這本《台灣使用指南》的主要焦點,因為在我看來這是台灣社會最有特色的面向。一九八七年解嚴以來,台灣社會不斷地發展,台灣的民主進步可觀,這是全體公民的偉大成就,但是關於認同問題,到目前為止仍沒有達成全社會的共識。我第一次來台灣學中文是在一九九六年,就是第一屆總統選舉的那年,當時我對台灣一無所知,只把它當作另外一個中國,就像我成長過程中有兩個德國一樣。到了二○○五年我在柏林唸完博士回到台灣,那年我參加了反對「反分裂法」的遊行抗議,對兩岸關係還有台灣與中國的各種差異已經得到比較精確的了解。二○一四年我雖然住在葡萄牙,但就在太陽花學運爆發的時候,我正好來台灣待了兩個月,天天去立法院附近親自觀察各種舞臺上的討論。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天然獨」三個字,馬上知道這表示台灣認同的發展已步入了新的階段。

我現在之所以提到這些記憶,是為了強調,《台灣使用指南》雖然是疫情的時候撰寫的,但是它的潛伏期比較長。寫作的時候我沒想到該書會有台灣讀者,現在我很開心有機會寫這個台灣版本的自序。非常感謝林敏雅女士做這麼精準的翻譯,也感謝玉山社團隊的努力!希望讀者閱讀此書的時候,會感到作者對他們家鄉的熱愛,更希望會感到對自己家鄉的驕傲。中華人民共和國會繼續威脅台灣,有的外國人會繼續忽略台灣,但是與此同時,我相信台灣人本身會繼續努力,讓台灣民主繼續進步,把這個美麗島變得更為美麗!

《台灣使用指南》書封。(玉山社提供)
《台灣使用指南》書封。(玉山社提供)

*作者簡介施益堅 Stephan Thome,出生於德國的比登科普夫,目前定居台北。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台灣使用指南》(玉山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