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福訪曹永洋:肅殺年代為文化開一扇窗─新潮文庫創辦人張清吉的故事

2023-10-02 05:10

? 人氣

原來林先生已經先在文星叢刊印了他平生編譯的第一本書,當時仍是醫學院學生的林衡哲因十二指腸潰瘍住進台大醫院開刀,結果在病床看到新出爐的第一本書,而且領到不錯的稿酬,病情就好了大半。書名是「當代智慧人物訪問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先生問他到底應該出版什麼好書,他就把手上中譯好的《羅素回憶錄》、《羅素傳》交給他,這兩本書就成為當時尚未定名的文庫奠基石。書送到書店,反應十分熱烈,就這樣,張先生踏上了出版的不歸路。

三輪車伕

問:聽說張先生二十七歲帶著父母和妻子北上打天下時,還當過三輪車伕?

曹永洋:這個我也是一九九○年進入新潮文庫擔任主編多年後才知道的。我進入新潮文庫時,他已創業二十四年,而且是出版界的傳奇人物。因為他為人低調,我很少與張先生談他個人的家世。後來經常有人來採訪,張先生乾脆就託我全權代打,後來也為他寫從事出版業的告白,所以我現在才能娓娓道來,就像播放紀錄片一樣。

現在先介紹一下張先生的身世,張清吉一九二七年出生於苗栗後龍貧困的寒村。他小學四年級時,父親調到糖廠,從低層職員做起。這時他由鹽水轉到外埔公學校,學校高年級來了一位日本單身老師大藏先生。大藏先生發現張清吉不但功課好,音樂獨唱也是全班之冠。這位老師一定沒想到他這個學生,日後會成為影響全臺灣讀書界的出版家、文化人。

問:聽說外埔公學校畢業文憑是他最後的學歷?

做苦工的日子

曹永洋:所以才說他是傳奇人物呀!在日治時代的公學校畢業三年後(16 歲),日本的敗象呈現在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戰之後,一切正如海軍元帥山本五十六的預估,日本已節節敗退,不時傳來玉碎(全軍殲滅)的消息。

張先生報到的地方是高雄岡山空軍機場修護技工的苦工,雖然沒有被徵召上戰場,在這段期間,他吃的苦頭遠比學徒兵更悲慘。訓練期間飽受日本軍官的老拳、木棍揮打。

記得有一回,他去水龍頭喝了一口水,被隊職官瞄到了,當然屁股就得吃排頭。張先生全力忍住噤口不嚎叫,噙住男兒淚,晚上洗澡時,在大澡堂大家脫光身子,才看到十之八九的修護兵夥伴,個個屁股都呈黑紫色,看來真是怵目驚心。

幾個月操練後才熬到修焊飛機破孔的工作,戰爭末期,工作改為徒手填迫擊砲彈藥,稍有閃失也可能被炸個粉碎。眼看神風特攻隊的少年飛行員一架一架飛出去,當然都是一去不回。心想,不久自己將被徵召去南洋當軍伕。父親甚至來信叮嚀這個獨子去理好頭髮,留下一些指甲和遺髮,準備上戰場赴死。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忽然聽到昭和天皇「玉音放送」,確定日本無條件投降,張先生才逃過一劫!然後是陳儀來臺接收,不久四萬舊幣變新臺幣一元,又發生「二二八事件」屠殺的大悲劇,接下來長達三十八年戒嚴和臺灣各地精英的全面肅清,並一路展開殺雞儆猴的殘酷屠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