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觀點:基於憲法的九二共識 覓回兩岸春暖花開

2023-07-06 07:00

? 人氣

「九二共識」本來是臺海兩岸溝通協商中的模糊之美,雙方各取所需,求同存異,先擱置爭議,把功能性合作的議題一一妥為處理。(美聯社)

「九二共識」本來是臺海兩岸溝通協商中的模糊之美,雙方各取所需,求同存異,先擱置爭議,把功能性合作的議題一一妥為處理。(美聯社)

最近,國民黨徵召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提出「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終於將他前一陣子常說的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反對臺獨、反對中共的「一國兩制」,跟「九二共識」的正確詮釋連結起來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侯友宜之前未直接提及「九二共識」,可能是希望以更高階的憲法去定位他的兩岸互動原則。

九二共識求同存異基於憲法

因為李登輝及馬英九兩位總統時代,傳遞給對岸當局的「一中(各表)」(李)或「九二共識」(馬)政治訊號,都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而來,裡面包括了反臺獨、反「一國兩制」,所以或可說侯友宜之前的講法,與「九二共識」有許多重疊之處,而且同樣捍衛了中華民國的主權,但他的說法涵蓋範圍太廣,導致有些人認為他並未精確地闡明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

「九二共識」本來是臺海兩岸溝通協商中的模糊之美,雙方各取所需,求同存異,先擱置爭議,把功能性合作的議題一一妥為處理。所以,「九二共識」的詮釋本就有同有異,臺北與北京根據各自的憲法解釋、規範與對方的官式互動,前者特別強調「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後則者始終主張「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想觸及各自表述。

一九九二年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協商過程大致就是如此,而陸委會、海基會相關文件的存在,不容青史盡成灰。

九二共識被汙名化

此外,臺陸雙方也因此保持著各自想要的政治主體性。然而,對臺灣而言,前述的政治主體性在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受到了挑戰。挑戰主要不是來自中共當局,因為中共當局本來便以符合自己憲法的「一中」作為闡述「九二共識」的基礎。挑戰的主力其實是來自民進黨,因為不僅蔡英文昧於事實地說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而且還將該名詞的詮釋權拱手讓給中共當局,稱不再有模糊空間。

蔡英文所謂的不再有模糊空間,豈不表示「九二共識」這個概念與相關運作以前確實存在過,也有過模糊空間?

更有甚者,蔡英文及其周遭的黨政人士更將「九二共識」定義為「一個中國」、「一國兩制」,這可說是民進黨版的「九二共識」。結果,連中共國臺辦都數次回應道,「九二共識」是在國家統一前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而「一國兩制」是國家統一後的制度安排,兩者具有明顯的區別。但是在臺灣,「九二共識」卻時常被扭曲成連中共當局都不太認識的概念,令人啼笑皆非。

至於侯友宜提到被蔡英文汙衊化的「九二共識」,並非要幫中共當局喊冤,而是要為中華民國政府曾經主張的「九二共識」追本溯源,還這政治概念一個公道。他用「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再用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反對被蔡英文汙衊化後的「九二共識」,提醒臺灣民眾,他主張的是曾讓兩岸締結兩岸廿餘項協議及備忘錄、曾是2015年「馬習會」互信基礎的原汁原味臺灣版「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並非不可取代但良方何在

原始精神源於1992年兩岸兩會香港會談的「九二共識」,歷史以證明其可行性、可續性,但它確實不是解決兩岸主權問題的萬靈丹,充其量只是以人民生活便利與經濟福祉為先的暫行性政治安排,讓兩岸關係能夠春暖花開,臺灣各界其實不用擔心。

如果民進黨、民眾黨都認為這個卅多年前的政治概念已經老了,或者認為必須有新的政治架構加以取代,那就請它們少噴點口水,盡速提出在兩岸之間可行、可續的新政治概念與架構,這才是認真負責的態度。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