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光專文:反求諸己的勇氣

2022-12-02 07:00

? 人氣

聯準會主席從馬丁嬗遞到鮑爾(Jerome Powell),其政策工具與操作手法已有顯著的改變。柏南克認為,這些改變深受這期間通膨與失業率關係改變、自然利率長期下降以及金融不穩定風險增加的影響。在這三個長期趨勢的演變下,柏南克討論這期間經濟與金融上的重大議題,以及聯準會如何因應這些挑戰。特別是,從全球金融危機到新冠疫情,聯準會所扮演的角色已一再擴大,不斷跨越過去被視為禁忌的紅線,由最後貸款者,轉為最後購買者(buyer of last resort), 並充當信用配置者(credit allocator)。央行除了承擔部分財政當局的紓困責任,還兼任類似於商業銀行的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柏南克在本書中使用最後三分之一的篇幅,深入討論聯準會面臨的挑戰,包括檢討聯準會在2008年之後採用的政策工具—像是量化寬鬆、前瞻指引;新冠疫情期間推出一些頗具爭議的措施—像是採用彈性平均通膨目標機制(flexible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 FAIT)的貨幣政策架構、涉入準財政政策領域;未來潛在的新貨幣政策工具—像是負利率政策、殖利率曲線控制;虛擬通貨與數位美元;央行獨立性的威脅;以及央行在氣候變遷與貧富不均等重大社會議題上的角色等議題。

事實上,過去七十年聯準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至今仍是各國央行必須面對並具有急迫性的重大議題,其中尤以通膨與通膨預期,以及金融穩定兩大議題特別與台灣息息相關。以下我會分別討論這兩點。

通膨與通膨預期

柏南克在書中詳細檢視大通膨時期(1960年代中期持續到1980年代初),聯準會的政策反應與通膨走勢的相互影響。柏恩斯(Arthur Burns)在1970年接任聯準會主席時,認為當時的通膨主要是由「成本推動」的力量造成的,而非來自需求面拉動或寬鬆貨幣政策。1973年10月的石油危機與緊接而來的通膨飆升,更強化柏恩斯主張通膨是由成本推動造成的觀點。因此,他極力主張實施全面的薪資與物價控制,而非以緊縮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膨。然而,「前面幾輪的價格控制並未能結束通膨,所以價格控制措施在多數美國人的心中已失去可信度。」柏南克接著分析,「聯準會為了遏制通膨上升,在1973年確實啟動了連串的升息,但經濟陷入衰退時,利率又降回來了。事實證明,這種『走走停停」的模式不僅無效,還使通膨與通膨預期逐漸升高。」結果,通膨持續走高,籠罩整個1970年代。

通膨、物價上漲、糧食危機。2022年7月,紐約民眾在超市選購食物。(美聯社)
通膨、物價上漲、糧食危機。2022年7月,紐約民眾在超市選購食物。(資料照,美聯社)

今日我們面對的通膨情境,與1970年代頗有似曾相識之感。直到2021年底,聯準會主席鮑爾仍稱通膨只是暫時性(transitory),因此遲至2022年5、6月間才大幅升息因應。台灣也有類似狀況,近期有些看法同樣認為通膨是暫時性,因為台灣物價上漲主要來自於國際原物料與油價上漲,以貨幣政策(升息)因應供給面的衝擊並無效果,而且恐會影響經濟成長。因此,至今央行仍多以半碼爬行的速度升息,物價控制則多依賴水電油氣等費率凍漲。然而,當通膨持續走高,不論來自需求拉動或成本推動,將導致民眾提高通膨預期。由於通膨預期自我實現的特性,最終將回饋到通膨本身,使得通膨進一步上升。如何打破通膨與通膨預期互相強化的惡性循環,避免民眾的高通膨預期變得根深蒂固,至關重要。據此,央行不能以成本推動的通膨非央行能力所及為藉口,束手坐視通膨與通膨預期持續上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