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倫觀點:二十大後再說「做好人,保江山」

2022-11-05 07:00

? 人氣

「做好人,保江山」模式走到今天面臨一個瓶頸,到了框架必須做根本性調整,江山須再造的時候,以適應中國人要做一個更完整的具有主體意識的現代「人」、民族的現代文明構建邁上台階的要求。今日真正要「做好人」,恰恰不應再是那種父權式的姿態與方法,而應是改革體制,真正賦予國家的公民及社會以自主權利,引領改革開放跨越決定性的一步,升級「做好人,保江山」的2.0, 3.0 版;「做好人」的標準不再是某些恩惠政策,而是「改造江山」,保證官員從此都必須做好人,不做壞人,惡人;「江山」真正成為人民的江山,「人民」不再是一個被動的空洞的指涉名詞,而具有作為公民集合的現代意義上的內涵;公民自己保自己的江山,選擇代理人,徹底消除「做好人,保江山」兩者之間的內在緊張,去除現在那種「做好人,保江山」中暗含著的「江山「可能被「人民」推翻,「江山」與「人民」可能的對立的邏輯;「江山」從此不再是皇權式的、需要不斷地「保」的「江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遺憾的是,習文明視野的缺陷、現代意識的闕如、 「保紅色江山」的執念,自身的權力欲望,讓其囿於舊有的模式、方法,而無法突破舊的「保江山」的思路。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歲月裡,因「保江山」采取的大規模的監控措施注定會進一步消解社會的活力,由此造成的某些惡果、壓力如經濟的下滑加之外部的反感、壓力會反過來會強化習「保江山」的意識;「保江山」 與「做好人」兩者之間的緊張與矛盾會進一步凸顯,由此進入某種惡性循環;民族主義可能會被習用來化解這種緊張的手段而得到強化。最後習也很可能會因此走到為「保江山」而「做惡人」 的道路上去,讓民眾為習式的「保江山」再次付出沉重的代價。當下的「清零」政策、近來對鬥爭的宣示以及二十大報告對「安全」的強調,都已經在給我們展示了這種可能的前景。

十年前那篇文章結尾時曾提出一個問題:鑑於改革的事態已經走到一個嚴重的地步,是要「扭轉乾坤做偉人,還是甘當庸人、甚至成為歷史罪人?」答案或許可由讀者自行給出了。

人是希望的存在,不會沒有希望而存活的,一個民族的命運與活力也取決於這個民族的希望,希望的能力。絕望的好處或許就是不再抱任何虛假的希望,也不再輕易失望。生活會繼續,政治也不會從此平息,以往時代種下的種子也不會就此消亡。在絕望的沉寂中新的希望或許已開始醞釀,未來的歷史會揭示這一點的,只是當下,絕望的暗淡迷霧會繼續籠罩一段人們的心靈。

*作者為長期觀察中國問題的政治學者,法國賽爾奇-巴黎大學教授,Agora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歷史與未來」網站主編。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