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真正的創業家是反脆弱的

2018-05-04 05:50

? 人氣

小至巴士幾點到站,大至日本下一場大地震的震度,乃至於下一個世界金融危機的起源,都是「隨機/亂數」(random)的。

小至巴士幾點到站,大至日本下一場大地震的震度,乃至於下一個世界金融危機的起源,都是「隨機/亂數」(random)的。

從他的第一本著作《Fooled by Randomness》以來,我就成了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忠實讀者。《Fooled by Randomness》在台灣被出版社譯為《隨機騙局》,我沒讀過中文本,光就標題而言,我希望出版社只是為了多增加點銷量硬要跟麥可・路易士的《老千騙局》(Liar’s Poker)——這書名其實也翻得很爛,但在暢銷十餘年書名已成定局——扯上關係,而不是真的以為書中有喬治・克隆尼和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那種騙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Fooled by Randomness》一書的核心論點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小至巴士幾點到站,大至日本下一場大地震的震度,乃至於下一個世界金融危機的起源,都是「隨機/亂數」(random)的,儘管人們常常誤以為它們是可預測的。

《隨機騙局》中英文版。
《隨機騙局》中英文版。

這類關於隨機亂數理論的書籍其實相當得多,柯林頓時代的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在2003年出版的半自傳作品《不確定的世界》(In an Uncertain World: Tough Choices from Wall Street to Washington)也是其一。華爾街出身的魯賓在書中以淡泊的口吻,述說自己如何從小開始就對於事情的不確定性感到好奇,並對於週遭的人誤解自己對於隨機事件的掌握度感到不以為然,然後描述他在華爾街的職業生涯,到在白宮和葛林斯潘以及桑默斯一起處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可能帶來的金融危機⋯⋯等。

有趣的是,同樣是在隨機亂數的金融世界中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和累積到財富,同樣用關於隨機亂數的寫作猛潑讀者冷水,塔雷伯對魯賓的評價卻非常負面,主要差別在於兩人對於應付隨機亂數的世界的理念不同:魯賓和其他金融政治菁英一樣,認為可以透過某種機制去「熨平」隨機亂數的部分,讓人們的生活更少災難,更平穩幸福。塔雷伯則認為不應試圖去系統性地控制這世界上的隨機亂數,因為這只會帶來更大的災難,相反地,應該讓人們承受這些隨機亂數所帶來的應激(stressor),就像肌肉在每一次的重量訓練中會撕裂受傷,但再生長出來的肌肉會更強壯一樣,日常生活中不斷經歷應激施壓和磨練的人們也會成為更堅強的生物。

應激的這個概念在《Fooled by Randomness》一書中雖略有提及,但塔雷伯闡述隨機亂數的格局過於龐大,多數讀者(包含我)並沒有特別注意到。讀完此書的我們更多是讚嘆於塔雷伯豐厚的人文涵養和數學能力,並為自己能理解並接受這些讓一般人困惑而痛苦的概念感到智能上的優越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