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二二八事變75周年─中共對台灣最早實施的「認知作戰」

2022-02-27 07:20

? 人氣

那麼李友邦與謝南光痛恨陳儀,是否因為這兩人特別親日,反對抗日的陳儀呢?事實上可能完全相反,因為陳儀在國民政府的高級官員之中如果自認是第二親日的,恐怕沒有人敢自稱第一,畢竟人家可是連妻子娶的都是日本人。而且陳儀還曾經在抗戰爆發前的1935年造訪台灣,出席日本佔領台灣40周年的紀念博覽會,是極少數公然歌頌日本治理台灣成就的國民政府官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以他與李友邦、謝南光的衝突恰恰不是來自於他太抗日,而是來自於他過於親日,親到把日本人當自家人,卻把台灣同胞當外人的地步。到了1941年2月,李友邦認知到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將在美國參戰後畫下句點,準備搶先國民政府一步搶奪治理台灣的話語權,於是串聯謝南光與宋斐如等左派人士創立台灣革命同盟會。

暗中效力共產國際的李友邦,起初並不以爭取台灣回歸中華民國為首要的目標,而是希望台灣能如同外蒙古那般獨立於中華民國之外,成為實施社會主義的獨立共和國。不過在美國政府支持中華民國取回台灣的主權之後,台灣革命同盟會的態度就從原本的台獨轉變為爭取台灣自治。陳儀身為國民政府首位指派接收台灣的行政長官,很快就成了左派三人組的頭號打擊目標。

省政府VS行政長官公署

1943年11月份召開的開羅會議,確立了台灣與澎湖在戰後回歸中華民國的命運,於是李友邦、謝南光與宋斐如順勢推出「台人治台」的口號。他們認為,台灣早在清末就已經建省,因此主張台灣應該在光復後恢復為中國下的一個行省,並由台灣省籍的人士自行自理。他們推舉謝南光出面,於11月28日正式向行政院提出重建台灣省政府的建議。

在謝南光提交給行政院的建議中,有一點其實要讀者們特別注意,那就是「正確列強之觀感」。因為在開羅會議前,託管台灣的傳言不斷從美國傳出,讓這些信仰左派思想的台籍抗日份子深怕台灣脫離日本後,成為美軍包圍「社會主義祖國」的海空軍基地,於是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讓中華民國收回台灣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可是如果交給中華民國,卻由一個在1940年9月就主動邀請美軍在戰後進駐的親美領袖蔣中正來領導,意義與交給美國來託管比起來沒有根本差異,甚至還能更有效率壓制共產主義的擴張。所以爭取由左傾的台灣人來在台灣實施自治,不讓親美或者親日的外省人來代表國民政府治理台灣,成為他們的優先選項。

而對中美關係史有瞭解的讀者,也知道時任駐華美軍司令的史迪威(Joseph Stilwell)與蔣中正關係不好,所以這些台灣人一開始在美國大使館理也有盟友。比如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兩位著名外交官謝偉志(John S. Service)與戴維斯(John Paton Davies Jr.),就與謝南光多有往來,並同情他們爭取台灣自治的主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