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欽觀點:區塊鏈於提單電子化與貿易融資應用之發展與挑戰

2021-06-22 05:40

? 人氣

20210507-區塊鍊。(作者提供)
以信用狀為保證的貿易融資流程。(作者提供)

區塊鏈於貿易融資平台應用之發展

基於解決前述資訊流之傳送與交換問題,宣稱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貿易融資平台亦風起雲湧,其犖犖大者則如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港金融管理局2018年推出貿易融資平台「貿易聯動」。

2018年IBM和Maersk運用區塊鏈科技成立貿易平台「TradeLens」,使用Linux的開源軟件Hyperledger(超級帳本)Fabric。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在深圳設立金融科技公司,經營貿易金融。

由IBM與12家歐洲銀行共同設立的貿易融資平台we.trade於2019年初開始營運,主要專注於歐洲與中東亞洲間的貿易融資。

星展銀行與台塑網科技亦於2020年攜手,透過API介接資訊流,資策會技術移轉區塊鏈相關加密作法,台塑企業的供應商得以更便捷的方式申請「訂單融資」。

今年4月星展銀行、摩根大通和淡馬錫宣稱:正在合作創建一個新平台,該新平台公司被命名為Partior,用於跨境支付、貿易與外匯結算,以減少目前流程上的障礙造成的時間延遲。

今年4月,星展銀行宣布使用亦位於新加坡的貿易融資平台-Contour到其亞太地區主要市場的企業客戶,推動貿易融資的數位化。Contour的網絡也建立在R3的Corda帳本上。

何以區塊鏈技術與近年紛紛建立的貿易融資平台緊緊相扣?首先,區塊鏈上資訊具易於追溯來源特性。其次,區塊鏈的每一區塊包含了前一個區塊的加密雜湊、時間戳記以及交易資料,使得區塊內容具有「難以篡改」的特性。再者,區塊鏈的「分散式記帳技術」(Distributed Ledge Technology,DLT)能讓交易參與者有效紀錄交易,且可永久查驗此交易。區塊鏈的另一個特性是可以串接許多不同節點,恰正符合貿易融資流程涉及利害關係人多且複雜的特性。

區塊鏈於提單電子化應用之發展

疫情緊繃,或認為海運提單(Bill of Lading)電子化應該更有需求,但事實卻似不然,相較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2010年導入的空運提單(Air Waybill)電子化已達68%成效,海運提單電子化的比率卻不足0.1%。航空運輸迅速,空運提單不具物權證書效力,空運提單電子化較無法律上使用之疑義。而應用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提單電子化計畫則逐年興起,例如:

(一)大陸中遠海運自2018年推動數位化平台-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並與中國銀行共同開發電子提單。

(二)2019年essDOCS宣布,將其解決方案整合至區塊鏈的Voltron應用程式中,以簽發信用狀和提單。Voltron是在R3的Corda平台上開發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明欽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