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階級複製,為台灣而教!」這群年輕老師下鄉找回教育的初衷!

2014-08-02 13:15

? 人氣

TFT第1期的教師甄選,就超出預期的收到187份報名表,透過層層篩選出最後的16位老師,經過今年暑期培訓後,很快就要投入偏鄉教育的現場2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身為組織的領導者,劉安婷談到TFT試圖解決的台灣偏鄉教育出現的問題。

偏鄉缺乏資源

弱者恆弱 也失去教育的初衷

劉安婷認為,就政策面,「中央做決策的人也是很有理想、學歷的,但政府很多時候沒有考量到第一線的狀況。」

她舉例,教育部於今年1月公布全國統一國小每班編制,由原先的1.6名教師員額,提高到1.65的比例。偏鄉小校往往全校只有100個人不到,國小6個班,以1.6的比例算,全校只有不到10個(9.6個)老師的比例,這些老師當班級導師、當科任教師、從事行政職、有教務處、學務處等5個處室要處理,人手已經相當的缺乏,就算提高到1.65的比例,也只增加0.3個老師。

「有用嗎?沒用」,劉安婷維持他一貫對問題的質疑態度,「沒有看到現場狀況,真的能夠改善問題嗎?」偏鄉老師不足的問題持續地殘害孩童的受教權利。

她將台灣教育現場發生的問題,比喻成一片片的烏雲,老師就是為孩子遮風避雨的雨傘。她認為,相較於都市中的孩子,偏鄉的孩子有更多的單親家庭、外籍配偶家庭、原住民家庭、隔代教養問題,這些挑戰若再加上弱勢的教育,只會讓他們不斷在弱勢的環境生存,造成「弱者恆弱,強者恆強」,也失去了教育的初衷。

劉安婷。(余志偉攝)

劉安婷認為,教育的初衷應該是不論出身,因為有受教權,所以大家都有基本的能力去追求想要發展的機會,但台灣今天已失去這樣的初衷了,考得好的是有資源的孩子,偏鄉的孩子就是沒有老師、資源的孩子,但孩子的出身不該決定他的未來。

劉安婷此時認為,「老師」是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最破碎的餅乾

才是吃起來最飽足的餅乾

她舉例,為她的新書《出走,是為了回家》作推薦的王政忠老師,從小貧困,沒錢買衣服、食物,是他的國中老師資助生活,鼓勵他好好讀書,從此改變1個孩子對自己的價值、對自己的自信心。

劉安婷說,「這只是1個老師、1件事情,我們或許沒有辦法救所有的孩子,若能有更多老師做更多這樣的事情,1個孩子就是1個孩子,都是無價的」。

劉安婷喜歡講故事。她講到TFT團隊中1位到台南市試教的老師Jacky,他台大機械系畢業,從小拿過無數獎狀,卻在收到1位偏鄉國小女童給他的紙條時才流下了眼淚。紙條是用撕下的筆記本紙充當的,上頭寫著:「老師今天考國語考81分」,左上角還有女孩第1次拿高分得到的4張獎勵貼紙,孩子善良的把貼紙全部都送給了Jacky老師,此時1個190公分高的大男生,都忍不住哭著說「我好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