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農電不准,那就衝刺漁電,海闊天空!

2020-10-19 05:30

? 人氣

台灣魚塭為非常適合使用太陽能發電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雲彰嘉南高屏的魚塭最適合。(示意圖,取自Guanting Chen@wikipedia/CC BY-SA 4.0)

台灣魚塭為非常適合使用太陽能發電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雲彰嘉南高屏的魚塭最適合。(示意圖,取自Guanting Chen@wikipedia/CC BY-SA 4.0)

台灣有四萬公頃魚塭,對太陽能發電是非常理想的地理環境。尤其是雲彰嘉南高屏的魚塭最適合,靠海邊遠離中央山脈,雲少日照時間長。扣除不適合的敏感區域,與不適合的魚蝦蟹種,保守估計有兩萬公頃適合漁電共生。當然這需要改造,採用新的養殖工程,引進美國研發20多年的魚塭循環水養殖(IPRS)系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室內循環水養殖(RAS)養殖學者專家,專業漁民都知道其生產效率與產量高的優點。但缺點就是投資門檻很高,很少有養殖戶能負擔的起。循環水的特徵就是傳統將單一魚塭的所有功能分開。魚塭要養殖,溶氧,去除氨氮毒物,糞便基本上不處理,等休養時曬塘。循環水則是有專門養殖區,過濾糞便區,消化氨氮毒物區,溶氧區。水就在這些專業區流動,故稱循環水養殖。各區各司其職,都能發揮最高效率,所以產量高,是高科技養殖。

魚塭使用循環水?美經多年實驗:可以!

那在魚塭中可否也用循環水的邏輯呢?可以!美國經過20多年研發試驗,已完成成熟的解決方案。以下圖為說明,在魚塭中建立數個水泥長方形養殖池,養殖池池底是乾淨的水泥,沒有汙泥,可建成約4%的斜坡,從進水口向出水口傾斜。魚糞便都是會下沉,順著水流與斜坡可累積在出水口一米高的擋泥牆的最低點。只要定期用汙泥泵抽出糞便,就樣沉澱法就去除糞便,終年不用曬塘。

在魚塭中建立數個水泥長方形養殖池,只要定期用汙泥泵抽出糞便,就樣沉澱法就去除糞便,終年不用「曬塘」。(示意圖,取自農委會)
在魚塭中建立數個水泥長方形養殖池,只要定期用汙泥泵抽出糞便,就樣沉澱法就去除糞便,終年不用「曬塘」。(示意圖,取自農委會)

流出養殖區的水只剩下不可溶的氨氮汙染物。傳統養殖靠綠球藻,利用強烈陽光形光合作用,氨氮就成為綠藻的營養,就可清除乾淨了。除了養殖區我們暫稱養水區,基本上不養經濟魚穫,可以養工作魚,文蛤,水草…,只要能淨化水質的方法都可以。

回到養殖區,進流水是經過養水區清理過的乾淨水質。只要用池底曝氣(效率比水車溶氧效率高三四倍),提供充分的溶氧,養殖區就可視魚種採取集約式養殖(每噸水養30公斤魚),或超集約養殖(每噸水養80公斤以上的魚)。約然養殖區只占整個魚塭很小的面積,但高密度養殖產量遠高於傳統魚塭產量。且餵食,捕撈都方便很多,也方便觀察魚的狀態,適時採取管理手段。

魚塭循環水,七成魚種適用

魚其實不喜歡大太陽曬,在水泥池的結構上方架設太陽能板,擋住陽光,可保持水溫不上升,溶氧不下降。魚的立體活動空間擴大。這就是理想的魚電共生的方式,不減產,不曬塘,捕撈方便,飼料量能精確掌握。

除此之外,養殖區上方的太陽能板支架能固定一些設施,可圍網不怕淹水。寒流來可蓋帆布遮蓋保溫減少災害。

這些就是魚塭循環水 (IPRS) 的原理,優點,與太陽能板整合的方式。有七成的魚種可採用,電費可大量減少。兩萬公頃的40%,也有8000公頃的太陽能板。海闊天空,魚電共生加油!綠能加油!漁民加油!大家都是贏家。

*作者為套裝循環水養殖設備業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