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如何破除司法實踐的「非一日之寒」

2017-05-31 06:40

? 人氣

「人味太重」又「太沒人味」

退萬步言之,台灣司法的問題就出在「人味太重」也「太沒人味」。聽起來或許矛盾,但稍微想想就能發現這樣的矛盾,正好說的就是台灣的司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味太重」指的是台灣司法官在執行職權時,常常被「人」的因素干預。而最顯而易懂的例子,就是台灣的檢察官了。台灣雖說「司法獨立」,但身為開啟案件一連串調查源頭的檢察官,卻是隸屬行政院法務部,而法務部長則是直接由行政院長任命,導致現在有錢不一定會被判生,但是有權卻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查無不法、謝謝指教」,遭人質疑、非議都無可厚非;更別提今年1月1日才吹熄燈號的特偵組(特別偵查組)曾被當成政爭的工具,被譏為「東廠」。

而「太沒人味」的問題,則是因為台灣的司法官缺乏同理心。司法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是非常遙遠的東西,非到萬不得已是沒人會想進法院的。試想,一旦這些老百姓成了「當事人」,可想而知心理的壓力會有多大呢?

20170302-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五組會議,委員陳宏達。(盧逸峰攝)
陳宏達檢察長表示,不論是檢察官或法官,成天埋首電腦前處理卷宗,久而久之就忘了怎麼和人溝通、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一般,開庭時因為專業和權威使然,不經意地流露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資料照,盧逸峰攝)

不過,就像陳宏達檢察長所說的,不論是檢察官或法官,成天埋首電腦前處理卷宗,久而久之就忘了怎麼和人溝通、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一般,開庭時因為專業和權威使然,不經意地流露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自然讓人感到害怕、挫折;更別提現在一大堆彷彿遠古時代的判決,再加上面對這些不懂與時俱進的司法官,難怪台灣人常常喊他們是「恐龍」。

幸好,轉機還是有的。在蔡英文上任後,政府陸續展開了對台灣內部方方面面的改革,從二二八真相調查、國民黨黨產的追討、原住民轉型正義,到軍、公、教、勞的年金改革,回應她選前與選民的承諾。司法改革,便是蔡英文接下來要著手的另一項改革。

回想起2016年的5月20日,蔡英文在總統府前宣誓要對台灣司法進行改革時,台下的歡聲雷動,不難想像台灣人的內心對司法體制的不信任、對司法改革的期待;相信這也是蔡英文政府執政至今「阻擾」最小的一場改革。

不過,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就要接近尾聲,分組討論之後也作出一些決議,蔡英文能否在6月的最後一場會議得出司法改革的解方並一槌定音、勇於改革?還不好說。不過從這陣子的社會脈動觀察,即便在會議的每個分組討論中邀集了非常多「非法律人」,相信還有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不知道台灣這次進行的司法改革,要改的是什麼。

是要改司法官的晉任方式嗎?檢察官拚績效、拚升官的畸形制度有要改善嗎?還是將現階段的觀審制提升到陪審制或參審制呢?配套措施或衝擊評估是否有同步進行?

這些問題,真心期盼蔡英文在最後一次國是會議中能直接地描繪出輪廓,且在未來確實透過立法讓台灣司法真正獨立、築起台灣司法的防護牆,同時提升台灣人對於司法體制及司法官的信任,並普及台灣的法治教育,否則就難保陳宏達檢察長對於這場司法改革恐會「浪費國家資源」、「貪多嚼不爛」或是「吃緊弄破碗」的擔心,將在不久的未來逐一成真。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18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