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阪上烏雲—— 讀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阪上雲》

2014-11-23 11:25

? 人氣

【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清戰爭是近代日本發動的第一場戰爭。1884年中國在中法戰爭中失敗,日本趁機向朝鮮擴大勢力。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請求宗主國清朝出兵鎮壓。1894年6月初,伊藤博文內閣也出兵八千,但沒有跟大清開戰的藉口,便命令駐朝鮮公使大鳥圭介製造事端。日軍和暴徒攻佔景福宮,活捉了抵抗的國王,拉出大院君建立親日政權。司馬遼太郎和寫過小說《日清戰爭》的陳舜臣對談時稱之為宮廷政變,但洋洋灑灑的《阪上雲》對日清戰爭的這個導火索避而不言。

當時大清在日本人眼裡並非弱國。丁汝昌率定遠、鎮遠二艦訪問東京灣,震驚四島。你旅遊日本,若乘坐山陰本線就可能驚奇,車過明石,忽然鑽進了山裡,連軍港所在的吳市也不通,原來當年修建時害怕遭這兩艘巨艦炮擊,鐵路遠離了海邊。清海軍擁有八十二艘軍艦、二十五艘水雷艇,計八萬五千噸,多為舊式;日本軍艦二十八艘、水雷艇二十四艘,計五萬九千噸,多為新式。然而,清軍分為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各自為政,實際參戰的只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和廣東水師三艦,計軍艦二十五艘、水雷艇十二艘,四萬四千噸。7月25日日艦吉野、秋津洲、浪速在仁川港外豐島海面先發制人,襲擊清軍巡洋艦。8月1日光緒皇帝發出宣戰上諭,第二天明治天皇才發出對清國宣戰的詔書,要「保護朝鮮獨立,維持東方和平」。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也是不宣而戰。9月13日大本營從宮中移到廣島,百姓們看見天皇親自領導戰爭的形象。

大清國戰敗;也敗在誰都不把它當作自己的國家,沒人要保衛它,更有人希望借日本人的手推翻它。李鴻章一路風波,到春帆樓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不到一星期,俄德法三國讓獅子大開口的日本把遼東半島退還給中國。日本掂量了一下自己,不敢不聽從,心裡認為是奇恥大辱,從此舉國上下的口號是臥薪嘗膽。還也不白還,清朝拿錢贖。從中日千餘年關係來說,日本這個民族的反齧是最狠不過的。日清戰爭始於1894年7月23日日軍攻打朝鮮王宮,經過日軍打敗清軍,清政府割讓台灣,當地民眾起而反抗,1896年3月末基本被鎮壓,至此為止。日俄戰爭甚至被稱作第〇次世界大戰。日清戰爭的規模大約是日俄戰爭的三、四成,可能也因為兩國的歷史關係較為特殊,日清戰爭對於日本的意義總是被有意無意地低估。對於日本來說,日清戰爭的歷史意義或許更大過日俄戰爭,因為日清戰爭的勝利決定了日本後來的歷史進程。日清戰爭的勝利使日本從文化和精神上掙脫了大中華的陰影,而日俄戰爭的勝利使它終於躋身於列強之間。日清戰爭之前,村公所優先考慮的是架橋修路,並不把懸掛天皇像多麼當回事,大勝之後忠君愛國的思想一下子深入民心。普通日本人本來把清看作東洋一大帝國,開戰以後圖畫歌曲一窩蜂地表現對中國的憎惡,俗謠罵李鴻章是個大混蛋。日本人鄙視中國從這時開始,至今也抱有這種心態,只是不公然了。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落後就要挨打。日本的國策是富國強兵,近代化即軍國化。訛詐清王朝總計二億三千萬兩,其中八成用於擴軍。陸軍由七個師團擴編為十三個師團,海軍為六六編制(一萬五千噸的戰艦六艘,九千噸的巡洋艦六艘)。次則興業,開辦八幡制鐵所,並振興教育,在京都開辦第二所帝國大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