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平凡人生的非凡勇氣

2014-05-08 05:25

? 人氣

2011年1月30日陳正毅帶著詩人周夢蝶至社子島採長年菜過年,沒想到,三年後兩人先後離世,令人不勝唏噓。(取自陳正毅臉書)

2011年1月30日陳正毅帶著詩人周夢蝶至社子島採長年菜過年,沒想到,三年後兩人先後離世,令人不勝唏噓。(取自陳正毅臉書)

曾經是春柳社創社元老,後來皈依佛門的弘一大師在〈生命之最後〉一文說:「殘年將盡,不久即是臘月三十日,為一年最後。吾人臨命終時,乃是一生之臘月三十日,為人生最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四月二十八日晚上是作家陳正毅的臘月三十,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這幾天的重大事件是馬總統令堂過世、百歲詩人周夢蝶仙逝,以及餘音裊裊的社會運動訊息。

正毅最後住進雙和醫院安寧病房,我偕藹玲去探望,以往曾多次到大醫院安寧病房探望友人,內心無不沉重,但病房的空間明亮、溫馨,偶爾傳來梵唄或聖歌,讓病人與訪客心情平靜不少。然而,眼前這個也稱為安寧病房的緩和病房空間不大,三個床位並列,中間僅隔著伸縮式布幔,病患很難沒有壓迫感。病房靠近門口的床位空著,中間床位的病患是位昏睡中的老先生,不時發出哀嚎,他的親友或坐或立陪伴著,愛莫能助。正毅床位在最裡邊,他平常得服用大量止痛藥才能進入半睡半醒狀態,而隔鄰的哀嚎聲也影響其睡眠品質。

我們進入病房時,正毅不在病床上,隔一會,看護他的印尼女傭過來拿東西,告訴我們正毅在廁所裡面,需要一些時間等候。約十分鐘後,正毅才步履蹣跚地走回床位,看到我們,露出微笑,神情卻極端倦怠,不像以往看見老友那般愉悅。

正毅五年前罹癌,動過幾次手術,也做過無數次化療,癌細胞在他全身大腸、腦部、肝臟、脊椎四處流竄,引發身體極度不適,行坐立臥皆不得安寧。他的不幸,不完全在自己所經歷的磨難,而是夫人也在三年前罹患癌症,並於前年這個時候先走一步,正毅傷痛之餘,仍然咬緊牙根,奮戰不懈,不輕易喊痛,一直以樂觀的態度與勇氣面對他的病情,以及不容易看到的未來人生。即使在醫生幾近放棄的情形下,仍不放棄任何活下去的希望,不斷嘗試各種可能的治療,同時用鍵盤敲出「抗癌手記」,記錄自己與癌細胞共存的身心感受,透過網路分享出去。

正毅夫婦有一男一女,兒子已經成家,還為他生了一個金孫,時常帶回來看望父、祖,給正毅不小的慰藉。女兒佳筠辭掉工作,專心照顧父親,經常在醫院與新店安坑山居之間奔波,十分辛苦。孝順的兒女也常扶持他到台灣各個角落遊玩、散心,一點一滴留下家人共遊的歡樂身影,讓親友看到他仍然持續在做運動、體力正在增強中……。正毅精神上有子女、親人、信仰及臉書朋友支持,身體的苦痛卻無人能代為承受。生命的最後一程,正毅住在像大雜院似的安寧病房,大概是不忍子女擔負更多的醫療費罷。

我一生病痛不斷,親友好心要我多休息,少煩惱。少煩惱是一定要的,多休息卻不是躺著數饅頭。就算人生進入「讀秒」階段,我還是不斷精進反省,把以前沒做好的改過來。

這是正毅罹癌後寫的一段文字。他沒有執著於身體的痛苦,還不斷自省以修正內心,透過臉書,表達對妻子、雙親的思念與虧欠,也對子女的未來憂心。一年多前正毅將曲折人生的經歷、抗癌經驗出版《用生命書寫》一書,並在朋友邀約下到學校、公益團體、電視節目講述抗癌的心境轉折,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

前二、三個禮拜開始,正毅的臉書不再由他本人親自書寫,改由佳筠代筆,我驚覺病情很不樂觀。佳筠在臉書中報告正毅最後的病情:「父親血壓一直偏低,呼吸也越來越困難,無法進食,清醒時間更少,也無法表達,一些臨死亡症狀出現」(4.28)。

我們看他這一天下午,正毅緩緩地坐在床上,然後就是一陣沉默。我們問他一句,他回答一句。

「女兒呢?」「她下午有事出去,晚上跟朋友聚餐。」「那兒子呢?」「他晚上才會來!」他回答的聲音急促與微弱,我可以感受這時候的正毅正遭受病魔無情的嚙蝕。沉寂片刻,他突然叫了我的名字,苦笑地說:「真是歹戲拖棚啊!」我心頭不禁一陣辛酸,但仍請他寬心:「沒那麼歹啦!」最後他躺下來,閉著眼睛,似乎是在休息,我握著他的手,也沒多說甚麼就黯然離開了。此刻正毅的鬥志已明顯不如以往高昂,但萬萬沒想到會是最後一次見面。

正毅離世後,佳筠在臉書上寫著:「強留他的生命只是成全我們的自私,我只希望他能快樂,不痛苦不害怕」(4.29)

正毅不是衝鋒陷陣的民權鬥士或社運英雄,不是頂尖的藝文作家,更不是醉心官場的功利主義者,他的一生一如你我的平凡,在生老病死的框架中,經歷各種無法自我掌握的安排,但他有知天命的超脫,即使「名利健康四大皆空」,依舊熱愛生命的每一處風景,平凡中處處顯露勇氣與旺盛的生命力,一般人沒有辦法想像,也著實令人動容與不捨。

勇氣是生命行進的必要條件,從黃口小兒到耆耄老人,從生活瑣事到國家大事,無不需要勇氣。每個人如果希冀非凡的成就,也得有勇氣才能實現,一旦克服怯懦,似乎就能擁抱美好未來。然而,如果飽受病痛煎熬,知道自己來日無多,多少人還能泰然處之?正毅,一如其名,是「真正的堅毅」。

人生本無常,唯一真正擁有者,即是此時此地的每個當下。正毅以靈魂的正向力量,真實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勇敢擁抱孤獨,坦然面對病痛。他一向對佛法多有涉獵,生命的最後又信奉基督。此時,這位生命行者已放下身體的苦痛,自在轉身。正毅的臘月三十走得莊嚴,投入他所信仰的主耶穌懷裡。如果說他還有遺憾,應是臨終前未能看到女兒找到幸福的歸宿,牽她的手步入禮堂吧!

(編者案:陳正毅,新聞界老兵,曾任《中央日報》記者、總經理,東森電視台發言人,大學時代即開始小說創作,出版小說集《下雨天》。四年前發現罹癌,去年醫師宣告僅有餘命五個月,在生命最後的讀秒階段,出版了《用生命書寫:一個新聞人的40年心路》一書,他說:「我不是不怕死,只是在這些時日裡對生命有了新想法,決定『資源回收』,願意用40年的新聞路讓大家重視生命的意義。」陳正毅於四月廿八日安息,享年63歲。家屬訂於五月廿五日於台北市第二殯儀館景仰廳舉行告別禮拜。)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