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從美國到台灣,媒體與公民社會的癌細胞──假新聞

2016-12-07 06:30

? 人氣

哦,對了,佛林不是一般的川普的支持者,他是川普的重要國安與軍事顧問,一度是新任國務卿的熱門人選,上個月才被內定為新政府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軍退役陸軍三星中將佛林(Michael Flynn)可望出任川普新政府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AP)
美軍退役陸軍三星中將佛林(Michael Flynn)可望出任川普新政府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AP)

這就是今年美國政壇最高層上演的荒謬劇之一。選戰期間,川普陣營由主帥帶頭痛批「主流媒體」如何勾結希拉蕊及她所代表的體制,以報導與評論污蔑他。勝者為王,光環效應,川普讓媒體跌破眼鏡的勝選似乎也坐實了他的指控,連台灣也有許多網友響應,認為川普代表「人民的力量」,紮紮實實戳穿、教訓、羞辱了主流媒體,大快人心。

至於主流媒體對川普的負面報導是否呈現了真相,他的支持者顯然並不介意。他的幕僚甚至在選後直言,媒體本來就不計把川普的話當成一種事實表述。換言之,扭曲有理,說謊無妨,假新聞可以散播,真新聞可以否認,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正確」的。

就在上個月,英國《牛津字典》(Oxford Dictionaries)公布2016年的年度字彙:「post-truth」(後真相的)。這是一個形容詞,意指「對於形塑公眾意見,客觀事實的影響力比不上情緒和個人信念的訴求」。的確,看看美國,看看台灣,我們似乎正走入一個「後真相年代」(post-truth era),讓如魚得水的民粹主義者盡情玩弄「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

這當然不是公民社會之福。健全發展的社會絕對需要健全的資訊體系,無論意識型態如何扞格,對「真相」的尊重不能犧牲、不能折扣。從公職選舉到社會運動,說謊換來的勝利再如何重大也終究骯髒,終究撕裂。

對於假新聞猖獗,臉書雖然已經開始亡羊補牢,但成效有待觀察,而且至今仍全力撇清的責任,儘管假新聞巨大的點閱流量為它帶來可觀的廣告收益。臉書至今不承認自己也是媒體,但主宰人們接收訊息的影響力無人能及。

傳統媒體除了要在臉書營造的大環境中學習新的生存之道,更大的挑戰則是:隨著社群網站崛起,媒體門檻幾乎已被踩平;不負責任、不講專業的旁門左道,有時就是比按部就班、規矩方圓的傳統媒體更容易取得信任。

媒體不能只是惡紫奪朱,還必須自我檢討、自我調整;重新連結社會上「被遺忘的一群人」(這問題在美國比在台灣嚴重許多);以專業素養與豐富資源做出更多元化、更切合時代脈動的內容;避免為了點閱與流量(台灣還有即時新聞的壓力)而出賣公信力;媒體一定會犯錯,但是不能明知故犯,更不能文過飾非;媒體必然有意識型態,但是會以符合專業與倫理規範的作法呈現。

最重要的是,在真相看似越來越不受重視的「後真相年代」,媒體更要以發掘真相、呈現真相為己任,時時切記自己守門人、監督者的角色。虛偽造假的民粹伎倆只能得逞於一時,追求真相是人類的本能與天性。除非台灣或美國也出現「萬里防火牆」之類的新聞檢查,否則假新聞的受益者──無論是總統當選人抑或反動的偽衛道人士──終將連本帶利付出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