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觀點》一張投影片─「亞洲•矽谷」─江西趕屍人

2016-09-11 07:00

? 人氣

對於物聯網的討論已經有很多,但讓懂灣灣再講一次,物聯網不是一個生態體系,他是其中的一部份,物聯網是數位化(Digitization)的一部份,而懂灣灣相信,不論是要講應用服務,或者是講聯網裝置技術標準,最終我們要談的都是數位化這件事,這才是小英政府一直在講、但講不清楚的數位經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現在設定的目標是建設「物聯網生態體系」,於是我們長出的就會是一個「物聯網產業」,然後,我們就會發現,當全世界在談數位化Digitization價值鏈時,台灣在價值鏈上的位置還是一樣沒有變,還是現在我們在ICT產業中的位置上。

而這樣,是我們要的嗎?

在這份「亞洲•矽谷」方案中,提出了五大關鍵量化目標,我看完這目標,有一種無言感,基本上,這就是標準的先射箭再畫靶。

「建立虛擬教學學院」,這是目標還是方法?不是加上「1家」,就是量化目標。

「促成2家國際級廠商在台灣投資」,這個目標讓我很想問,現在台灣已經慘到找不到2家國際廠商在台灣投資了嗎?非得靠這個「亞洲•矽谷」計畫才能嗎?

「成立國際級系統整合公司數」,要成立公司不難,所以只要湊到3家公司就達標嗎?這公司要長成怎樣,才是重點吧。

以上這三個量化目標,講好聽一點,是先射箭再畫靶,講難聽一點,這三個,就是唬弄,就是作弊。

好,不看這三個,看後面這兩個吧。

「促成100家新創事業成功或企業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有關於設立研發中心這事,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一個容易灌水的目標,從古時候到現在,台灣也曾有過很多國際大廠來設過研發中心的作法,這些研發中心在做什麼呢?我相信今天在行政院記者會上的長官沒有人能講得出來,事實上,過去其中很多所謂的「國際大廠研發中心」,都是拿著台灣政府的專案補助賺自己的錢,然後讓台灣政府官員拿來當成政績說嘴,所以,現在是要這樣再玩一次嗎?

不談研發中心,來看「100家新創事業成功」這件事,根據這份「亞洲•矽谷」的定義,他們說,所謂的創業成功,就是在台灣IPO或者是被收購。

IPO就代表成功嗎?被收購就代表成功嗎?大家自己想想這是不是怪怪的?讓更多新創企業IPO,只是讓這些新創企業容易進入資本市場、更容易募得資源,簡單講,這還是工具手段,不是目的結果。講的更白一點,要讓更多新創企業「IPO」有很難嗎?長官們都說了,會合理的調整IPO申請規定,所以,會很難嗎?值得拿來當成量化目標嗎?

但,如果今天談的成功定義談的是創造多高的市值(估值),會不會更合理一點?市值估值的高低,不只是在上市之後才能實現,而是在未上市階段,就可以顯現的價值,看看那Uber、Airbnb不就是這樣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