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專題》從台大嘻研到政大黑音…台灣嘻哈走到今日,大學社團功不可沒!

2019-06-29 10:10

? 人氣

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饒舌團體「參劈」成員林浩立表示,「嘻哈研究社逐漸成為台灣嘻哈運作,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這在其他地區很少見。」圖為政大黑音社演唱會演出。(政大黑音社提供)

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饒舌團體「參劈」成員林浩立表示,「嘻哈研究社逐漸成為台灣嘻哈運作,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這在其他地區很少見。」圖為政大黑音社演唱會演出。(政大黑音社提供)

台灣嘻哈文化、饒舌音樂的發展,迄今至少有超過20年的涵養,從白手起家,到如今本土嘻哈作品,盤據各大音樂排行榜,確實走過一條艱辛道路;而其中,除了各路職業歌手、音樂人的努力不懈外,由台灣大學嘻哈文化研究社(下稱:台大嘻研社)帶起的社團風潮,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人人皆可上傳作品的網路時代,如今全國各大專校院學生,不僅紛紛創設嘻研社,不少更企圖將社團當作音樂廠牌經營,意圖朝業界邁進;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饒舌團體「參劈」成員林浩立表示,台大嘻研社證明社團可以是進入業界的平台,而如今各校都已經掌握社團經營、宣傳與製作等技術,嘻哈研究社逐漸成為台灣嘻哈運作,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這在其他地區很少見。

「追逐原汁原味的嘻哈音樂」 他們把嘻哈經營成學問

台大嘻研社的故事,要從網路討論版Master U(簡稱:MU)談起。1998年,當時仍為高中生的林浩立,在網路上架設MU,聚集起當時碩果僅存的饒舌愛好者,MU的凝聚力強大,舉辦聚會,總是吸引來自北中南各地的同好,就連饒舌歌手熱狗(MC Hot Dog)與大支,也是在MU相識,並開始一同創作。

(延伸閱讀:金曲專訪》從台灣囝仔到「大支校長」 嘻哈法門唱出眾生相

來到2000年,林浩立考上台大人類學系,並與朋友一同在校內,創立了台大嘻研社。林浩立表示,當時的台大嘻研社,其實就是MU的討論能量延伸,參加者不全然是台大學生,多是來自討論板上的愛好者,界線相當模糊。

20190624-饒舌歌手MC熱狗02。金曲30專題。(取自熱狗粉絲專頁)
饒舌歌手MC熱狗(見圖)與大支,也是在MU相識,並開始一同創作。(取自熱狗粉絲專頁)

「創社時的立足點,就是要傳播嘻哈音樂跟知識,我們追逐原汁原味的饒舌音樂,也可以叫我們基本教義派,很重視知識的傳遞,所以當時的社課大綱,就是把它弄得像一門學問。」林浩立指出,一方面是,嘻哈文化當時在台灣已經出現,路上大家都穿垮褲、學校也都有熱舞社,主流想像裡,已有嘻哈的存在,但台大嘻研社,是刻意要說自己跟主流的嘻哈不一樣,特別強調音樂、歷史、文化。

彼時熱狗、大支已經有〈韓流來襲〉、〈讓我來Rap〉幾首,嘲諷主流音樂哈韓、哈日的歌曲,「反主流」情節在小眾的饒舌圈裡,蔚為風潮。對此林浩立也分析,其實熱狗、大支跟台大嘻研的敵人不一樣,他們批判的是主流音樂市場,台大嘻研批判的,是浮濫的嘻哈形象音樂,是沒有浸淫在音樂傳統裡,就錄製歌曲的創作者;林浩立回顧,當時的嘻研社,並沒有積極招生,甚至以「邊緣性」自豪,享受只有他們懂某種知識的感覺。

林浩立說明,當時的社團取向,並非現在的主打創作,社課多是在教饒舌歷史、黑人俚語、DJ、噴漆知識,比較像音樂同樂會,當時就是帶一大疊CD去,放音樂讓大家賞析,表演與創作倒不是重點,後來是因為熱狗與大支崛起,就覺得也可以試著創作。

於是後來,台大嘻研社的部分社員,就以OGC為團名創作,而後由林老師、老莫、小個3位成員,於2002年組成饒舌團體「參劈」(TriPoets),也促成後來「學院派」的出現。

20190624-饒舌團體參劈。金曲30專題。(取自參劈粉絲專頁)
後來,台大嘻研社的部分社員,就以OGC為團名創作,而後由老莫(左起)、小個、林浩立3位成員,於2002年組成饒舌團體「參劈」(TriPoets)。(取自參劈粉絲專頁)

「熊仔、BR高舉學院派大旗」 台大嘻研打開校園創作風氣

回顧台灣嘻哈發展,其中一個支派,即是高度重視文字、押韻技巧的「學院派」,其中,3位成員皆有高學歷的參劈,總被視為學院派的濫觴,但林浩立解釋,大家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要走學院派路線,「當時中文饒舌的技法還沒被雕琢,能押到韻就好。」

林浩立說明,當時參劈主要延續的,是對饒舌知識的探索,包含國外知名與地下的饒舌歌手,還有圈內人才懂的玩笑或雙關語,「所以學院派的基礎,並不是我們是大學生,也不是鑽研押韻技巧,而是對音樂跟文化知識的熱愛,並刻意跟主流、流行的嘻哈文化區隔。」

學院派內涵真正的確立,則是要到很多年後,由2顆新星——熊仔與BR扛起。同為九年級生的兩人,在2010年起,讓台大嘻研社的名號正式躍上檯面。

BR外號「吵架王」,第一次嶄露頭角,是2010年跟饒舌前輩茶米的即興Battle賽,那一戰他展現強勁兇狠的台風,與反應迅捷的饒舌技巧,把大前輩打得無力招架,此後一遍又一遍,在大小戰役裡兇惡地「屠宰」無數對手,戰神的名號,就在圈子裡越來越響亮。

熊仔本名熊信寬,頂著台大電機光環,用刁鑽到幾乎偏執的歌詞,把他自詡為「宅男」的本色發揮到極致,圈內打響名號,是在比賽「Diss RBL」中幽默又殘酷地擊殺對手,大眾看見他,是台大電機系畢業典禮的饒舌致詞,此後2015年推出的首張專輯《無限》,掃回3座金音獎,也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最佳國語專輯。

隨著2人各顯身手,2010年代初期的台大嘻研社,已經跳脫學生社團的層級,逐漸被視作一個音樂廠牌。

「那時他們把學院派的大旗舉得很高,立場踩得很穩。」林浩立評論,他們很重視創作,也有用嘻研社名義發行mixtape,很自豪打著台大嘻研社的招牌,如今各校嘻研社的創作模式,就是這批人建立的。

作品風格開拓新聽眾 政大黑音社成新龍頭

其實台灣的大學,過去除了台大嘻研社、成大街詩社(現已改名嘻研社)等社團外,原本有嘻研社的是少數。然而,台灣近年來豐沛的饒舌能量,以及《中國有嘻哈》吹來的狂風,近2、3年來,逐漸在各大專校院裡開出花朵,各大學的嘻研社,不管是倒社後重新復興,或者全新創社,都在台灣嘻哈的大旗下,開啟校園嘻哈的戰國時代。

其中竄升最快的黑馬,是政大黑人音樂社。林浩立認為,政大黑音如今已經超越台大嘻研,正式成為校園嘻哈界的龍頭。

政大黑音的竄紅之路,說來意外,原來的黑音因為人數等因素,已經是倒閉狀態,直到2016年才復社。黑音社復社成員之一的伍柏宇表示,當初復社的動機,是政大本來就有喜歡嘻哈音樂的人,當時覺得校園裡需要多一點音樂類型,「會開玩笑說,政大總不能就是陳琦貞」,於是大家聚集起來,以類似同好會的形式復興,一開始其實也不太接觸創作。

伍柏宇表示,第1屆復社時,人數只有10幾個,但第2屆遇到了《中國有嘻哈》,饒舌進入到社會大眾視野,大家發現創作好像不是遙不可及,於是第2屆起,入社人數就翻了2、3倍。

20190624-政大黑音社演唱會演出02。金曲30專題。(政大黑音社提供)
隨後政大黑音戰績斐然,〈老字號〉、〈正字標記〉等影片在圈內廣受好評。圖為政大黑音社演唱會演出。(政大黑音社提供)

讓政大黑音正式轉型為創作性社團的,是2018年的「HUG Season」全國大學嘉年華,HUG Season前身是熱舞社的全國舞展,但在去年起轉型,加入饒舌、滑板、花式籃球等街頭元素;政大黑音一開始,只是抱著有比賽就去的心態,沒想到錄製的歌曲〈Sheep〉大受好評,包含熊仔、韓森等線上歌手也分享,讓他們首次發現,好像一切真的不是遙不可及。

隨後政大黑音戰績斐然,〈老字號〉、〈正字標記〉等影片在圈內廣受好評,社員陳嫺靜、範例三的作品也闖出名聲,而或許是因為來自「文青氣息」濃厚的政大,黑音社的作品也沾染藝文氣息。對此伍柏宇指出,演出時遇到很多人說過,他們第一首聽的饒舌歌,就是黑音的作品,感覺有開拓到原本不聽饒舌的群眾。

此外,政大黑音也在今年5月,舉辦一場幫包含表演、舞台設計、周邊商品、預告訪談的小型演唱會《正字標記》,從演唱會而非成果展思維出發,以學生社團挑戰業界模式,包含迪拉胖、韓森等大前輩也前去捧場。

演唱會總召陳冠辰表示,籌備開會時,他們常是處在「爆炸」狀態,當時其實沒錢,也沒有足夠的歌曲,「我們不停跟外面的人說,要辦演唱會,可是什麼都沒有,也沒有時間,但覺得真的很神秘,募資最後衝起來、贊助拉到、加上幹部自己掏錢,歌大家也都寫出來,就這樣辦出來了。」回憶一路走來,其實黑音社成員們,還是有點不踏實,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辦到的。

大學嘻研社遍地開花 各具風格盼進軍業界

台藝大嘻研社則是於去年5月左右成立,第一屆社員並組成團體RTM(Rooftop Mob),起源於最初校內沒有社團場地,大家便在屋頂聚集社團活動,目標是希望以音樂廠牌模式經營社團,也期待未來能往音樂業界發展。

台藝嘻研社創社社長樊仲哲表示,他從小就聽過華語饒舌,高三時,聽到熊仔於太陽花學運期間的作品〈就Diss取材〉,發現原來饒舌可以這樣表達自己的想法,大學後便透過Facebook聚集校內嘻哈迷,組成嘻哈研究社。

20190624-台藝大嘻研社演出。金曲30專題。(台藝大嘻研社提供)
台藝大嘻研社則是於去年5月左右成立,第一屆社員並組成團體RTM(Rooftop Mob)。圖為台藝大嘻研社演出。(台藝大嘻研社提供)

對於學校特色,樊仲哲談到,由於是台藝大,校內有很多資源跟同學,可以幫忙做海報、剪接、影片等東西,其他學校可能要外包廠商,但他們可以自己來。

以職業作為目標,面對嘻研社林立的風潮,台藝嘻研社詞創組統籌姜傑表示,「前輩都有說過,我們比同時期的他們強很多」,現在不能只是寫詞、唱歌,還要把作品質量提升到很高;影音組長蔡丞峯則表示,大支、熱狗那個時候,要找音樂、從國外獲取知識都很困難,到如今有越來越多網路平台,所以也有越來越多參考、學習對象。

20190624-師大嘻研社演出。金曲30專題。(師大嘻研社提供)
師大嘻研社同樣於去年中成立。圖為師大嘻研社演出。(師大嘻研社提供)

師大嘻研社同樣於去年中成立,創社社長張皓宇表示,原來學校內就有很多嘻哈愛好者,在創社前,很多人都會跑去台大嘻研社,後來才回來師大,目前已有30幾人,目標也不只是希望當學生社團,而是希望能作為廠牌,「像政大黑音現在出東西,你就會想去聽,是想像這樣。」

對於校風格的影響,張皓宇則表示,有在創作的人依然有限,師大校風比較保守,有些人的生活可能比較中規中矩,就是覺得要先把報告、考試讀完,有在創作的人比較少,但其實嘻研社聚集的,已經是保守裡相對開放的一群人,就會寫一些像「為什麼來到師大就要當老師」等的歌詞, 會想去打破這樣的既定印象。

大學社團成台灣嘻哈重要力量 林浩立:這在其他地區蠻少見

如今各校不僅紛紛創立嘻研社,也都野心勃勃。對此林浩立表示,熊仔、BR帶領的台大嘻研社,確實有革命性的影響力,證明社團可以是進入業界的平台,他們以台大嘻研作為平台,互相建立連結、增加名氣,這顯然是個成功模式。

林浩立談到,現在嘻研社的經營模式都像音樂廠牌,下面有不同的團體、歌手,可以透過社團作為窗口接表演,而對於經營思維、宣傳與製作,其實各社團都已經掌握這些技術,可能丟一個成功的作品上網,就可以有名氣。

此外林浩立也談到,其他方面,如孵育出「榕幫」的成大嘻研社、誕生「梨幫」的中正大學嘻研社,也都是值得留意的對象,他相信,各地嘻研社未來可以永續下去,「饒舌創作會是更普及的全民運動,現在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寫歌、第一次錄音,也越來越有想發作品、表演的勇氣。」至此他認為,嘻研社越來越是台灣嘻哈運作,不可忽視的力量,這在其他地區蠻少見的。

「人比歌帥」成隱憂?新生代創作者:有料才能繼續往後走

然而對於網路時代,各大平台、社群大量竄出的新生代歌手,饒舌界大前輩大支曾表示,覺得有斷層,沒看到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作者,BR則曾表示是「人比歌帥」,穿得很有態度,但歌零零落落。對此大支說明,人很帥沒問題,「但歌也要練熟,表演要做好、要精進自己,不是外表穿得很嘻哈、很帥,上台就不行。」

同樣為新生代的創作者,又是怎麼看待身邊的其他創作者?陳冠辰認為,這可能也是時代性的問題,以前歌手沒那麼多網路平台可以經營自己,「現在聽到歌前,是先看到這個人很帥,按讚、追蹤,大支講的這個沒錯,但真的能往後走,就是要有料。」

20190613-金曲獎入圍人饒舌歌手大支13日接受專訪。(蔡親傑攝)
饒舌歌手大支(見圖)說,人很帥沒問題,「但歌也要練熟,表演要做好、要精進自己,不是外表穿得很嘻哈、很帥,上台就不行。」(蔡親傑攝)

樊仲哲認為,很多人都是從模仿開始學習,覺得剛開始有這樣不是壞事,但接下來在創作過程中,也會不斷反思,後面怎麼面對自己比較重要;姜傑則表示,會希望新生代的人,能更勇敢做自己心中的嘻哈,過去像大支、熱狗、蛋堡、頑童、玖壹壹等人,都是在做自己,但現在太多新生代,都是想模仿別人,想做看過的東西,蠻可惜的。

不過對此,音樂廠牌顏社負責人迪拉胖則認為,以前也是有以前的流行,「那時候也很多一樣的人,只是沒留下來而已,所以大家不知道他們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