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英國脫歐Brexit給「臺灣脫中」Twexit的誡示

2016-06-29 06:40

? 人氣

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公投作出脫歐Brexit的決定,引發全世界的關注。(資料照,美聯社)

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公投作出脫歐Brexit的決定,引發全世界的關注。(資料照,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確定,立即給予「臺灣脫中」的臆想者與積極促進者,帶來莫大激勵與鼓舞,認為英國可以「脫歐」Brexit,臺灣為何不能也來「脫中」Twexit?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當然是個值得臺灣人民嚴肅思索的問題:英國人可以,臺灣人為何不可以?

Brexit可以幫「臺灣脫中危機」解套?

喧騰多時的英國脫歐Brexit事件,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藉由絕大多數公民以公投作出了決定而告塵埃落定。但是,長期存在的一個全球化島國與緊鄰陸塊大國之間的離合迎斥關係糾葛問題,卻並不會因為這次驚世公投,就獲致完全消弭化解;可以預見的是,再過不了30年,也許又將會有類似英國入歐不入歐之再一個另類的地緣經濟大事件要發生。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
 

倒是這一次英國脫歐事件,從歷史因緣演進到最近公投攤牌,過程的種種切切,確有若干值得今天,或許從全球宏觀政經格局看,猶然「祇是茶壺裡風暴」事態的「臺灣脫中」危機,有所對照借鏡與啟發之處,允供臺灣民粹及主政當局參考。

英國長期掙扎在 入歐陸出歐陸之間

事實上,二戰結束之後舉世矚目的歐洲一體化整合進程,英國打從最開始就一直擺盪在「入歐陸出歐陸」意願態度反覆不定的長期糾葛中。

早在1946年,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就曾提出「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歐羅巴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概念,因此在1948年,英國與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了共同防禦協定《布魯塞爾條約》(Treaty of Brussels)。惟當這些國家連同德國、義大利於1951年正式成立歐洲煤炭鋼鐵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之時,英國並未加入。歐洲煤炭鋼鐵共同體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超主權組織,也事實就是後來歐洲經濟整合一體化邁出的第一步;英國未加入的主要原因是,歐陸推展的是供給面製造業生產為主軸的內造型經濟融合,與英國外向型全球貿易發展以滿足需求面的經濟社會願景,大有不同。

但這些發生在1950年代的重要合作進程,的確增益了歐洲大陸國家的發展。與德國、法國等國家相比,英國的經濟優勢開始相對衰減。1950年代初期,英國人均所得是德國的兩倍還多,1957年時卻祇有德國的不到1.5倍;1957年完成的《羅馬條約》簽訂,宣告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誕生,英國同樣避而遠之。1960年代,英國各殖民地相繼獨立,當時英國政府認為,與歐洲大陸的親密關係有悖於大英國協(Commonwealth)自身經濟和政治目標。

與歐陸體制保持一定距離

1967年歐共體(European Community)成立時,英國的人均所得已經不到德國的1.25倍。此時,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態度慢慢出現好轉。洎自1961年南非退出大英國協,英國乃於1961年8月第一次向EEC提出加入《羅馬條約》申請,但因法國總統戴高樂在1963年及1967年兩度否決,加上英國本身亦因國家利益問題與EEC相持不下,以致落遲十年之後,至1973年才正式加入EEC。

英國是在右派首相奚斯任內的1973年如願加入EEC,不過,有關決議在英國國會僅以微弱多數得到通過。加入EEC後,因為歐洲深化整合「成為大歐洲國」的願景政策目標並非英國所樂見,1975年曾舉行第一次公投決定去留,以67%絕對多數決定英國續留EEC;1984年首相佘契爾夫人威脅拒付EEC「會費」,而爭取到EEC退款;不過,務實的英國也深知加入歐盟利大於弊,1993年首相梅傑以辭職相逼,促使英國簽署了《馬斯垂克條約》正式加入歐盟

歐盟是一個由歐洲28個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聯盟,英國雖然是歐盟成員國,但並沒有加入歐盟貿易核心的歐元區,對英國來說,不加入歐元區繼續使用英鎊可以保留對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英國各報6月25日的脫歐公投結果報導(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確定後,英國各報6月25日大幅報導脫歐公投結果。(資料照,美聯社〉

78%年輕新世代主張留歐

英國對真正高度區域經濟整合與政治社會融合到歐洲大陸,最根本障礙在於:二戰之後的英國一直堅守「自由開放市場經濟體制」的治國意識形態,與歐陸國家在1960年代中期之後,已皆轉為高度中間偏左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國家,有相當程度的落差存在,的確有著「體制難以調適融合」、「治國策略難以協調一致」之嚴重困難。這種情境狀況,正也是臺灣海峽兩岸之間,最為困難融合的關鍵。更加上,英國脫歐是「體外納入」類型課題,而臺灣脫中則是一種「體內析出」類型課題,就這一點看,則英國脫歐公投事件可能給予「臺灣脫中」的臆想促進,所帶來的借鏡價值,就相當有限了。

不過,有一項重大矛盾現象,也必須臺灣民粹主義者注意的,英國脫歐公投中主張留歐者竟有78%是屬於憧憬於社會主義福利國家大鍋飯經濟的年輕新世代;是則在臺灣的年輕新世代,會否也與英國社會的情境態勢全然一致呢?是則應會傾向於選擇「脫中」或「留中」呢?蔡英文的「天然獨」論述,可以拿來當真的程度,又如何呢?都是值得深切思索的關鍵。

在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後,一位支持留歐的年輕人在倫敦的國會廣場示威。(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中主張留歐者竟有78%是屬於憧憬於社會主義福利國家大鍋飯經濟的年輕新世代。圖為在英國脫歐公投確定後,一位支持留歐的年輕人在倫敦的國會廣場示威。(資料照,美聯社)

想疏離社會主義體制規範的英國脫歐

2011年歐洲發生債務危機,區內各成員國在經濟以至政治上都受到不同程度衝擊,危機過後,愈來愈多成員國開始反思,是否應該退出歐盟或歐元區,因為加入歐盟,尤其是加入歐元區,無疑是將本國的貨幣和經濟主權交付出去,經過幾次歐洲債務危機的教育後,他們逐漸感覺要負擔的風險愈來愈大,成員國國民對歐盟的信念亦開始動搖。

自歐債危機後,歐元區內制定了一系列解決債務危機和穩定金融、經濟的政策,如「穩定與成長公約」(the 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財政穩定條約」(European Fiscal Compact)及「撙節政策」(Austerity policy)等,目的是希望區內各成員國透過平衡預算和整頓國家財務,提升歐元區競爭力,但這些政策同時也削弱了成員國的經濟成長效益。作為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是歐元區以至歐盟區內經濟、政治及貨幣政策的主導國;但這種現象,也正是英國最不樂見的。

在歐盟體制下,英國需要遵守很多相關規範,承擔義務,其中包括移民政策、貨幣、產業、稅法、公司法、公共事務等協議,換言之,英國將損失了許多國家事務的自主權。但另一方面,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英國有著強大的經濟和貿易影響力,因此歐盟也給予英國特殊待遇,沒有加入歐元區,英國仍然保留對本國貨幣的自主權,不用承擔貨幣使用的相關義務,也沒有類似其他成員國的邊界控管,歐盟更在2016年新增限制歐洲新移民享受英國福利。

從歐洲各地到英國工作的移工,擔心英國脫歐後帶來的不確定性。(美聯社)
移民政策是英國決定脫歐的原因之人,從歐洲各地到英國工作的移工,非常擔心英國脫歐後帶來的不確定性。(資料照,美聯社)

英國歐盟間的經濟市場融合度與依存度有限

英國在1975年加入的歐洲共同市場,隨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轉型為歐盟,目前依循里斯本條約運作,已實質構成一體化的單一經濟體。但是,經過長達41年的區域經濟整合洗禮,迄今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經濟市場融合度與貿易投資依存度,卻仍然不高,並不高過於今天臺灣與大陸之間經濟融合程度;尤其,英國每周納繳歐盟3.5億英鎊的責任,是臺灣所根本沒有的財稅責任。

目前英國對歐盟貿易依存度58%,對德、法各12%最高,荷蘭8%居三,海外直接投資FDI依存度則僅30%,遠不及對美國的44%,最重要的是,英國真正貿易投資淨收益的絕大多數來源,都取自歐洲以外的北美、亞洲及南半球,尤其是大英國協及傳統殖民地國家,此即表示,經過41年的一體化融合,歐盟迄未真正成為英國「內需市場的延伸」。可見今天很多眛於客觀正確的論述,都高估了英國與歐盟貿易投資關係,才會貿然斷言英國不可能脫歐。

迄今與英國體質類型最為相近的,是歐洲第六大國荷蘭,經濟規模不及英國四分之一,同樣是「高度外需導向經濟體」,但是位處歐陸的荷蘭,長期扮演歐洲內需市場轉繼站及窗口平台角色,乃歐盟「域內貿易大國」(intra-trader),與英國一向面對全球的「域間貿易大國」(inter-trader)職能角色,根本不同;荷蘭難以脫歐,但英國卻有足夠客觀條件可以脫歐。

歐盟6大創始成員國外交部長在柏林協商英國脫歐事宜。(美聯社)
歐盟6大創始成員國外交部長,在柏林協商英國脫歐事宜。(資料照,美聯社)

底蘊關鍵更在於,歐盟多數是農業生產國及製造業為主體國家,與英國乃農業進口國,以知識經濟服務產業為主體不同,尤其金融服務產業高占GDP份額10%以上,是英國11%稅收的超級經社部門;歐盟邁向未來「大歐洲夢」新經濟國家,則倫敦的世界級證券交易所要移交給巴黎,金融服務產業則要分拆到法蘭克福與布魯塞爾,等同於根本掏空了英國經濟金雞母,當然英國政府與國民都不可能忍痛失血而同意的。

低權重貨幣貶值 掀不起驚世駭波

英國脫歐事件在全球金融市場熱炒,股債市及匯率市場同時波速震盪,吸引全世界瞪眼矚目。但英國的脫歐不脫歐,最直接大影響衝擊的,應該祇會是梅克爾德國的「大歐洲夢」難圓及歐盟政經整合一體化破局罷了,對於國際金融市場、商品市場經濟,以至區域地緣政治經濟的波及影響,恐怕都不致有類似爾來國際投資短線市場派所誇張論述的那般驚世駭俗(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亦持同感)。

法國總統奧朗德、德國總理梅克爾、義大利總理倫齊。(美聯社)
英國的脫歐不脫歐,最直接大影響衝擊的,應該是德國總理梅克爾(中)的「大歐洲夢」難圓,以及歐盟政經整合一體化破局。左起為法國總統奧朗德、梅克爾、義大利總理倫齊。(資料照,美聯社)

國際間會如此嚴重看待英國脫歐風暴,主要是英國乃全球第五大經濟體,GDP已逾2.85兆美元,展望2028年更將衝破4兆美元,超越德國居歐洲第一大,為世界第四大國,這樣子的國家一旦脫歐,則2009歐債危機延燒不熄的歐盟經濟實力與活力,勢必更致重大損傷,一個經濟衰敗、歐元貶值的脆弱歐洲,必定更形拖累世界經濟,使全球經濟2018可能復甦的預期,極可能往後推遲到2020甚或更遠之後,當然是樁世界級壞消息;投資市場派就因此一口咬定:英國經濟必遭殃受害,英鎊再貶。

依理性前瞻性的現代國際經濟學觀點,英國脫歐應不致於導致英鎊貶值,反倒因為脫歐可以免除對歐盟的政社責任,英鎊可以脫鉤弱勢歐元而猶有再回復歷史堅強地位可能。

而回過頭看,自2008以來,高占全球官方儲備64.12%及交易權重41.73%的美元,貶值幅度超過了20%,乃至儲備比重及交易權重均略高於英鎊的日圓,貶值幅度更高逾42%,也都僅僅不過帶起為時都不太長久的新興市場國家「區域性」金融市場波動及貨幣競貶潮而已。

英國脫歐派勝出後,英鎊大貶,全球股市受衝擊。(美聯社)
英國脫歐後,英鎊大貶,全球股市都受到衝擊。(資料照,美聯社)

因此可以篤定斷言,即使6月23日公投確定英國脫歐,仍將因為英鎊,在全球官方儲備比重不過3.91%,在國際清算的SDR標準籃交易貨幣比重亦僅占8.0%的地位言,都不致會因為中期展望其貶值幅度必不過5%,竟有可能掀起全球性股債市及匯率市場貨幣競貶戰爭之驚世駭波的。

「臺灣脫中」Twexit難以翻造英國脫歐Brexit的癥結

從客觀理性的世界宏觀角度看,至少有幾個面向重點,是此次「英國脫歐」事件極有價值,可以供作臺灣社會民粹及主政當局在面對「臺灣脫中」危機之參考。

第一是,英國脫歐事件可以喧騰成為世界級政治經濟大事與金融經紀大事,但是,「臺灣脫中」危機卻完全沒有變成為這種層次位階與規模格局之條件,除了美國與日本稍有「歷史傳統的」地緣經濟利害關聯外,其他國際社會可能會寄予密切關注者,極少極淡。所以要把「臺灣脫中」危機炒作成為「類英國脫歐事件」的意圖,最終祇會落得一場不切實際「天邊彩虹似」的純粹癡望臆想而已。

第二是,儘管海島與大陸的地理空間大小差異懸殊,但是英國一國與其他歐盟國家總計的實物經濟與象徵經濟規模,相對約莫旗鼓相當,尤其是象徵經濟領域,英國的實力規模格局影響力範疇層次,則更遠勝於歐盟,這是「臺灣脫中」危機,兩岸經濟實力與活力之間超級懸殊落差的情況,根本不可能與英國相提比擬。

英國經濟狀況是烏雲還是藍天,成為影響脫歐公投結果的關鍵因素(美聯社〉
英國脫歐後是烏雲還是藍天未定,「臺灣脫中」無法與英國脫歐對國際影響力相提並論。(資料照,美聯社〉

第三是,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經濟市場融合程度與投資貿易依存度不算太高的原因,純粹祇是經濟因素使然,與「臺灣脫中」危機的市場融合與投資貿易依存度,實乃政治因素使然的情境狀況,在屬性本質上,也全然不能跟英國相與提論。

給「臺灣脫中」肇事者的一帖適時醒腦劑

第四是,英國擁有絕對獨立自主的多元多樣世界級主力產業類項,包括金融服務產業、交通運輸服務產業、生技醫藥產業、電信服務產業、精機儀表產業、軍事航太產業、市場交易平台服務產業、智慧化系統產銷服務產業等,這些高獨立性骨幹型產業類項,所擁有的世界級吸引力與競爭力,也無一不遠遠超過,甚至凌駕於,歐盟區域經濟領域內所有產業類項的範疇之上,尤其許多歐盟國家產業經濟所必要的國際接軌及全球化發展,更需要借道英國或倚賴英國產業經濟的拉抬提攜,乃得以「走出去」。這種情境條件狀況,在海峽兩岸情境中,臺灣所極度欠缺或者根本毫無,更是「臺灣脫中」所完全不可能與英國脫歐相比擬之重點。

從英國脫歐事件的發展,其實更能看到今天「臺灣脫中」危機中,主政決策者腦門中所蘊涵的「疏中遠中離中脫中」想像力,在全世界政治經濟現實上,幾乎也是毫無機會也毫無可能性之舉。

這幾項英國脫歐事件旨要,不妨做為「臺灣脫中」肇事者的一帖適時醒腦劑。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