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棘手  半數成人患者骨髓移植後復發 微量殘留病灶陰性達標有望降低復發、延長壽命

2024-03-21 17:12

? 人氣

 (由右至左)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明宗 (右1)、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 (右2)、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 李啟誠 (右3)、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蘇柏旭 (右4)、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 黃泰中 (右5)。

(由右至左)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明宗 (右1)、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 (右2)、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 李啟誠 (右3)、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蘇柏旭 (右4)、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 黃泰中 (右5)。

7成復發、僅3成存活逾五年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 在我國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名[1],是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成人患者想要穩定控制疾病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但移植後若發生復發,五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7%,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驟減至3%」,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今日已有多種藥物可讓患者在無經濟負擔的狀況下使用,舉例而言,異體幹細胞移植前,可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殲滅癌細胞,達到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也就是『把癌細胞殲滅到連先進的精密儀器都檢測不到』,提升移植的預後成效、延長存活與疾病控制時間;倘若不幸復發,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選擇,醫療團隊仍可為患者搶時間救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平日身體狀況良好,每天爬山、登高600階,但一年前(2023年),卻突然變得容易疲倦、氣喘吁吁,且腰部、腹部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爾後輾轉到了現任職於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旭的門診,經血液及骨髓檢查後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帶有高惡性度的費城染色體突變。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看似老化、疲勞的症狀,竟然是急性血癌引起,甚至在完成化療後不到半年,就被醫師告知復發,需要接續進行更高強度的化療以及異體幹細胞移植」,六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憶起罹癌期間的心路歷程分享:「考量到自己復發風險較高;且身邊親友的幹細胞都不適合捐贈,每一次的移植都要碰運氣、花時間等待善心人士的捐贈與配對,所以我接受了蘇醫師的建議,在移植前先透過藥物,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很開心在完成全部治療,並在隔離病房長居兩個月後,我成功在今年農曆年前出院了,終於能夠與一路陪伴我的媳婦、兒子,一起在家中團圓過好年。」

無病灶到發病僅幾天、惡化速度可能快的驚人!

「每年台灣約有300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新發個案,兒童發病率高於成人。然而,成人無論是否具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突變,其治療難度都相對較大、容易發生復發。患者發病後,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進而衝擊身體機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泰中說明:「發病後的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一臨床個案,明明幾天前才做完健康檢查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卻已有發病跡象!」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一週以上的蒼白無力、感染發燒、瘀青、出血不止、骨骼疼痛或是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務必及時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與骨髓檢查,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