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片風機葉片即將誕生 台灣國產化之路「倒吃甘蔗、越吃越甜」(上)

2021-08-20 18:03

? 人氣

蔡英文指示國產化為國家長策

蔡英文總統上任,即指示行政院訂定國產化政策方針,在每一個領域的產業政策中都設定了國產化的目標,試圖將產業鏈國產化、在地化,讓產業經濟效益能留在台灣,適逢台灣產經史上難得的兩位大奇才:產經智多星龔明鑫、供應鏈教父沈榮津,開啟了台灣空前的「供應鏈在地化革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龔明鑫相當熟悉台灣的產經結構,早期就曾任經濟部產業發展策略諮詢委員,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時期更主導建構台灣產業佈局調適策略,對各產業之間的關聯與加乘效應了然於胸;沈榮津則是從經濟部工業局基層做起,擔任電機科科長時就曾推動電力設備國產化計畫,協調台電列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需求清單,透過產業公會平台引導台灣業者投入資金、技術、人才,讓台灣重電機產業有了在地化的基礎,隨後更接續推動汽機車與電動運具的組裝、製造以及自主化開發,對於台灣產業供應鏈的狀況可謂瞭若指掌。

「供應鏈在地化革命」的浪潮,透過5+N創新產業創新計畫以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執行方針,真正將國產化定為國家發展長策。此後陸續出台的工具機、半導體設備材料、生技新藥產業發展、國機國造以及再生能源產業等各領域,皆明訂國產化政策內涵與目標,以創新動能翻轉產業結構。

每年投入國產化預算近千億

從Gogoro上路、勇鷹號試飛成功、疫苗研發突破、國產工具機導入台積電實測等,證明了台灣產業除代工外,也有優良的研發、製造與輸出的潛力。依據公開資料,每年光是經濟部為輔導國內產業轉型、提升台廠本身技術研發能力,其編列的產業創新計劃就超過六百億元,藉此整合來自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醫產業、數位經濟、半導體等領域的產業鏈。若加之國防部、科技部、衛福部等打造國防產業經濟聚落、材料研發、精準醫學高端產業等,粗估政府每年扶植國產化的預算近千億元。高額的預算不僅代表政府投入的決心,更意味著幕後協調、執行工作的沈重付出,誠見國產化的推動並非一蹴可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