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拚命爭取同性婚姻?與女友同居13年,一場手術讓她深刻感受同志說不出口的痛

2016-12-26 10:55

? 人氣

當時,我在工作場合被辨識出「有同志味」,我不知道那種「同志味」從何而來,我化妝、穿裙子,唯一可疑的大概是我的豪爽,以及我跟辦公室的T同事很要好。於是有些男同事不懷好意地問:「你是不是啊?承認嘛,我們都很開放的,都可以接受同志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放你爹的屁!你臉上掛著邪笑、眼神露出八卦味,說明你只是想探人隱私,問到了之後,就得意地大肆宣傳。真正對他人有尊重之心的人,絕對不會刺探人隱私。那既無禮,又粗魯。

不過這幾年社會氛圍好像改變了,前仆後繼出櫃的知名成功人士讓社會看見,同志可以是陽光的、成功的,同志不是怪物。同志運動的推進,更一點一點刺破把我們困住的隱形櫃子。

把櫃子打破,人才能自由。

我們漸漸變得大膽,除了熟朋友之外,初次見面卻感覺友善的朋友,只要氣氛夠輕鬆,我們就直接介紹:「這是我的女朋友。」通常都會得到很好的回應。萬一對方感覺不舒服,我也沒辦法,那不是我的問題,他得自己調適好,畢竟這個世界同性戀很多,有機會練習一下滿好的。我不介意讓人練習。

但是最讓我感動的反應,是朋友的慌張道歉:「對不起,我不應該以為所有的伴侶都是異性。」我的小小突破,卻換來這樣的情分。

最難突破的關卡是親戚跟陌生人。親戚有人情壓力,更怕母親為難;陌生人則無須糾纏。偏偏碰到醫院的護理師,不上不下,那句「我是她的女朋友」怎麼樣都說不出口。

接下來我們還會碰到多少這種情況?我是不是該開始練習忽略自己的不舒服,或者更勇敢地挑戰制度?

在做性別運動時,我們總是會互相安慰:「不要獨自面對體制的壓迫,碰到挑釁或者不舒服,忍一下,用團體的力量跟社會挑戰,個人不要做過多的消耗。」

可是,當制度直直朝個人撞過來,無處可逃,也許我該練習正面迎擊?

作者簡介│瞿欣怡

江湖人稱小貓,熱心但不細心,愛玩卻沒耐心。是好人,可是脾氣不好。

曾任職媒體,擔任過壹週刊國際旅遊記者、三十雜誌副主編、TVBS週刊主筆等,現專職寫作,曾獲中國時報開卷美好生活書獎。

大學時代加入女研社被啟蒙,成為女性主義者,後參與同志團體「我們之間」,目前為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說好一起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