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誓「絕不成為跟父母一樣的人」卻不由自主傷害孩子…心理師教你這樣破解世代悲劇

2018-12-10 11:58

? 人氣

替我們的父母,向年幼的我們說聲抱歉

(圖/取自pakutaso)
我們不需要孩子的原諒,因為這句話,是為了我們自己說的。(圖/取自pakutaso)

很多人會說,這種感覺很懊惱,有些父母還會說,情緒失控對孩子很抱歉。但如果你繼續卡在這些負面感受裡,通常結果會是:你狂飆一頓後,帶著自己的傷痕跑去躲起來,不知道怎麼面對孩子,就乾脆絕口不提了。或者對有些人來說,你出氣的對象不是孩子,而是身旁的另一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情緒的防衛機制,讓我們以為躲起來,就可以假裝事情沒有發生,但這絕非事實。事實是,當複製原生家庭的景況出現時,你越躲起來不做處理,就越會困在無法脫離原生家庭的泥淖當中,無法自拔。要解決這種感受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趁著你後悔、懊惱的時候,立即跨出腳步,去做一些和原生家庭不一樣的事。

這位父親後來怎樣了呢?他雖然惡毒地罵了孩子一頓,心裡的罪惡感讓他又氣又煩,但當他稍微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急促的呼吸上,便開始覺察到,這其實是童年創傷復發的時刻。覺察以後,他先將教孩子功課的任務,由太太接手,自己衝進浴室去洗把臉,平復煩躁的心情和復發的創傷。最後,他走出浴室,來向孩子道歉。

是的,這位爸爸向自己的兒子道歉。

在無意識的世界中,這句道歉不只是這位爸爸對兒子的,也是代替當年的爸爸對當年的兒子說的。我們明白自己錯了,向孩子道歉,同時也替我們的父母,向年幼的我們說聲抱歉。孩子,我是愛你的,我只是患了愛無能的毛病。

我們不需要孩子的原諒,因為這句話,是為了我們自己說的。

他的兒子馬上神奇地學會了數學進位。

【複製效應】

無意識地重現童年時期被父母對待的方式,特別是那些具有創傷性的對待方式,目的是透過這些再生經驗,使過去的負面情緒有抒發和矯正的機會。

與「複製效應」最為相關的概念,莫過於精神分析理論中的「強迫性重複」。這個觀點最早由佛洛伊德提出,英國的精神分析學者瓊斯(Ernest Jones)則把它定義為一種盲目地重複早期經驗與情境的衝動,不論這些行為可能帶來多少毀滅性,我們總是無法用意志力停止這種經驗上的重複,因此才用「強迫」的概念來加以命名。

這個理論在精神分析領域被討論許久,近代的精神分析學者對此進行補充,認為「強迫性重複」對人們的創傷復原是有意義的。某些發生時我們還無法理解的創傷,心智會強迫性地先記錄下來,期待有一天能把這個經驗理解清楚。換句話說,強迫式地重複經驗是為了理解創傷,理解創傷則是為了矯正與超越它。

作者介紹|許皓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從2005年開始接觸精神分析理論,卻每年都對精神分析有不同的領悟。《情緒寄生》讓她回到一個心理學家「我」的視角,透過他人與自身的故事,更多的自我揭露,引導讀者更進一步地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原標題:複製效應──愛.無能,在代間傳遞)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