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易欣 誤打誤撞的收音師之路

2018-11-16 17:53

? 人氣

以公視學生劇展《自由人》榮獲第49屆金鐘獎音效獎的薛易欣是一名專業收音師,入行至今已有10年。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是在7月的某個凌晨,她看起來非常有朝氣,一點也沒有早起的睡眼惺忪感。在簡單的自我介紹與閒聊後,她突然對我說:「不要來拍片啦,拍片真的很累,真心建議你趕快轉個資工之類的科系。」她真是個非常有趣的人,這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收音師 必須做到100%的工作

收音師,顧名思義就是把聲音素材收集回來的人。然而,比起攝影師、燈光師,收音師是影像工作中最容易被大眾所忽略的一項職業。以前,電影產業裡的聲音常常會被「矮化」,因為聲音是可以透過配音重製的。然而,由於現代人講求效率與低成本,加上素人演員的出現,使現場收音在近幾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我的觀察,越低預算的片越需要現場收音收得好。」薛易欣表示,後期配音不僅需要耗費時間與金錢,演員配音的情緒也必須非常到位,這對於素人演員來說是非常難的事。

雖然攝影器材相對複雜許多,但影像是可以被修改的,聲音卻不行。 舉個例子,若畫面中出現一個不符合戲劇時代背景的路人,後製可以把他拿掉,但是卻沒有辦法消除掉已經錄進去的路人說話聲。因此,收音師在片場需要極高的專注力,必須時時刻刻觀察周遭環境是否出現不合理的聲音,如果有便要馬上處理,所以說現場收音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然而,常常會聽到有人稱讚攝影師拍得很好,構圖運鏡很漂亮、或是這個場景陳設得真好看、燈光打得真好等等,但卻鮮少聽到有人稱讚聲音收得真乾淨。因為畫面中的事物是觀眾可以立即感受到的,而收音工作藏在畫面之外,且聲音對觀眾來說已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他們很難察覺到收音師的存在。「這份工作就是沒有辦法被稱讚,因為你做到100分是應該的。」薛易欣這麼說。

(圖/薛易欣提供)
薛易欣在工作時不僅要舉收音桿,身上還要背很重的錄音機。(圖/薛易欣提供)

第97個志願 一切從這裡開始

薛易欣一開始想當生物學家,但後來成績不如預期,上不了國立的三類組科系,最後她上了第97個志願——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她也欣然接受了這樣的命運,並抱持著順其自然的心態,走入這個對她而言全然陌生的領域。

2008年大學畢業後,薛易欣便入行當收音師,至今已是第十個年頭。身為一名女性收音師,一開始的路並不好走。「那個時候我沒有選擇走傳統大型影像公司的系統,因為這些公司通常不太收女生,畢竟男女的臂力有差,所以我就自己出來接案子。」然而,年紀小又不是大公司出來的她,在業界競爭的環境下遇到了許多困難。收音這項工作不但勞累,薪資又少,讓她萌生了想轉行的念頭。「還記得當時在拍年底的一部片,我還跟大家說我要去賣滷味了,結果那支片得了金鐘獎最佳音效。」雖然很可惜當時她並沒有報名,但這個鼓勵成為她沒轉行的其中一個因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