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璋觀點:從ZESPRI SYSTEM 談台灣農業發展戰略

2015-08-09 05:50

? 人氣

採收紐西蘭奇異果。(作者提供)
採收紐西蘭奇異果。(作者提供)

A、農業現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百餘年來,台灣農業於時間長河裡展現雋永風華,不論是精緻卓越的農業科技,使台灣榮獲水產養殖王國、水果王國、蝴蝶蘭王國等美名,或是遠近馳名的阿里山景致,以及嚴選在地好食材所製成之世界冠軍麵包,台灣農業均以高水準的表現詮釋演繹,以多采多姿風貌持續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美麗的福爾摩沙,如今卻面臨發展困境,如人口老化、農村治安、農村新移民、農業訊息不足、水資源逐漸枯竭、環境污染、地層下陷等等,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種植規劃及產銷通路,讓農業發展面臨瓶頸,急需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B、農業政策

台灣需要強而有力且能夠持續發展的產業與農業政策,不能因為換黨、換人,政策就無法延續,這是當前政府所要面對與思考的。若把農業以產業角度來思考,當農業不再是生產型產業,而是轉向福利型產業,就會產生質變,亦會造成青年從農的障礙門檻。目前進行的小地主大佃農並結合休耕活化政策,執行面碰到許多困難,農民深受早年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的影響,不容易接受契約出租農地,且亦受限基期年才能出租、農保等相關議題,致使農地出租不易,而依照農委會所規劃的方向,要減少休耕面積並活化農地,大多數出租農地均以水稻種植生產為主。如此一來,導致要活化的農地所種植的農作物,是機械依賴程度較高的,不見得能夠吸引年青農民投入,而投入的農民所接受到的協助,也轉化成大型農機具的購買,並無法真正的讓青壯年農民得能進入與參與,擴大多元的生產與大面積的種植都仍有其難度。

除此之外,過度自由民主的臺灣,由於法令規範不全,無法有效限制農作物的種植生產規劃,常有生產過剩而導致滯銷的情形,在農漁畜等均有此一現象。因此,不僅要強化現有的預警機制,而是在種植初期就要導入種植生產登記制度並給予法律的規範與權力,政府部門才能進行有效的規劃生產,甚至是調控產銷等,利用適地適種與特色農產進行區隔,而不是無計畫的搶種,屆時產銷失衡時,只能透過政府部門進行收購。

C、集合有限,發展無限

台灣的農業在亞洲雖具有優勢,但面對中國大陸的農業競爭,必須反省與改進;大陸利用國家資本進行重點扶持及發展,對於具有地方特色與發展潛力者,不論是經費補助或是行政措施,均給予大力支持。在2009年前往大陸山東省濰坊市三元朱村看見大面積的設施農業,因為設施讓華北地區克服冬天下雪生產的難題,得以全年進行生產供應市場,為當地農民提升技術外,也增加了收入。

反觀台灣,為了口號式的公平正義,使得政策無法大力扶持與集中投入,為了避免爭議就得資源平均分配,但也因此成為發展的絆腳石,如政府為了解決柑桔類的產銷失衡現象,特別給予相關農民團體清洗、分級與包裝等加工機械,造成了幾乎每個農民團體均有設備,符合了公平正義,卻浪費了政府資源;應是集中力量,建立超大型且標準的國際級類SUNKIST的包裝廠,集中且統一進行上市前的篩選分級,並做為出口的主要包裝場域,以此方式強化產品競爭力,更能成為單一窗口對外洽談,甚至發展成為農民入股投資的新公司,成為類似ZESPRI的組合公司,若如此就能有著大無限的新未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