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他像是聽見養父輕聲召喚,而放慢腳步」當街友成了導覽員,聽聽他的「街遊」故事

2015-07-06 18:10

? 人氣

「街遊」是臺北在地的徒步導覽,導覽員大多是曾經或現在於街頭漂泊的人們。而我們東吳歷史系師生5月23日報名路線,是由「卜派」大哥所導覽的「城中時光散步」。親切真誠的卜派曾是一名街友(現在的他有了租屋處),因此他的導覽內容不僅觸及街邊建築的特色與歷史,更涵蓋了他的生命故事及流浪經驗。

街道間的生命回憶

一棟衡陽路上的老舊大樓,是卜派養父生前工作的地方。雖然養父任職的公司後來撤出了大樓,但對他而言,那棟建物始終具有相當特別的意義。大樓籍籍無名且毫不起眼,卻是他追思已故養父的空間。卜派的行腳總是匆匆,但每當經過那邊的騎樓,他就像是聽見養父的輕聲召喚般,因而放慢了腳步。雖然人事已非,景物也未必依舊,但人們往往還是能在一景一物中找到慰藉,找到繼續向前的力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博愛路上的「世運麵包店」,紀錄了卜派漂泊時的飲食習慣。他過去常常掏出身上僅有的銅板,到世運麵包店買滷味充飢。他總是將一份滷味分作數餐享用,嚴格控制食量,聚精會神地體會每一次的咬合與吞嚥,所以通常只要幾片豆干加上一顆滷蛋,就足以供他度過兩天。卜派之所以常常光顧世運麵包店,也許是因為他的養母過去偶爾會來到這家店,買一種名為「倫教糕」的可口點心給他吃。這間看起來已經翻修多次的麵包店,依舊可以連結到卜派的兒時回憶。對他而言,這是城市沙漠裡的秘密綠洲。

街友間特殊情誼

漂泊時,卜派偶而也能拿到教會或寺廟提供的餐點,但不是每次均能如願。位於武昌廟一段的省城隍廟,習慣為信徒準備免費的平安餐,街友得到訊息後時常彼此通知,所以往往有不少的街友前往領餐。但卜派說,每次當他終於趕到城隍廟時,餐點都已經發完了,而他至今仍未嘗過省城隍廟的平安餐。街友在飢困之際相互傳遞著平安餐的消息,也許或多或少展現了街友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的情誼以及聯繫網絡。如果人們不吝於互助互利,那麼即便生活再艱苦,相信也能變得越來越好。

衡陽路上的「名江造型店」,亦乘載了一段助人故事。卜派曾經借住樂生療養院,那時雖有了遮風避雨的居所,但沒水沒電的,生活還是很不容易。後來因緣巧合,他認識了苦勞網的創辦人孫窮理先生。當時苦勞網的辦公室,就位在名江造型店的後頭。他與孫先生聊著聊著,便問說,不知道苦勞網能不能讓他借用插座替手機充電。大方的孫先生慨然允諾,於是約莫半年的時間裡,卜派能夠了無掛慮地借用苦勞網辦公室的插座。出借插座之於孫先生可能微不足道,但對卜派而言想必是一大便利。助人其實不難,許多情境下,給予旁人的援助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