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彩虹洗版後,台灣同運的三道難題

2015-07-07 05:30

? 人氣

因此,同志國族主義在國內造成的危機是:一個運動若過度聚焦在單一權利,一旦取得勝利,該運動可能就會像 1920 年美國婦女獲得全國性投票權後一樣,運動本身反倒動搖、衰弱、停滯了四、五十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外,「同志國族主義」則警示同婚的通過將更加鞏固美國的國際霸權地位,助長美國與盟國執「人權」大纛介入或擴張中東、非洲或亞洲區域事務的正當性,可能製造更多動亂、暴力與不平等。 

在同婚通過前,美國外交部即多次以人權為由介入非洲多個國家內部的反同立法或暴行。今年二月,國務卿凱瑞( John Kerry )任命貝里( Randy Berry )為同志權利特別大使,以促進「全球人權」為核心使命。就在同婚宣判前兩週,麻州民主黨參議員馬基( Edward J. Markey )重新把「國際人權保衛法案」(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Defense Act ) 送進聯邦參議院,矢言把消除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暴力作為首要外交政策,共獲得 24 名參議員支持。

依循這種政策趨勢,同志人權將成為另一項美國可靈活運用的主要外交工具。通過同志婚姻讓美國更有正當性指責某些第三世界國家禁止同性性行為、處死出櫃的同性戀者「違反人權」。在把西方版本的人權觀強加在世界各國的同時,此舉反而可能激起當地反美、反西方新自由主義的國仇家恨,糾結上傳統恐同情結,讓當地同性戀者的處境更加危險。

當美國進入「後同志運動」( post gay movement )時期,台灣同運要面對的第三道難題便是:如何因應國內與國際的「同志國族主義」及其後果?一如「彩虹洗版」顯現的,台灣同運可能受益於霸權餘蔭,可趁勢而為。但在西方「人權」史觀下,台灣又可能再次內化西方建構的東方主義( Orientalism ) ,把自己想像成是「保守、傳統、儒教、家庭價值」的樣板,並以此來壓抑國內進步、多元的主體歷史。

很多人忘了,台灣歷史上從未把同性性行為以刑罰處罰或處死;所謂「進步的」美國可是要等到 2003 年才全境取消雞姦法呢。羨慕西方的台灣人,也忽略了自己多族群的移民社會承接了來自日本與中國傳統中把同性親密互動視為上層文化,及陰陽家中人本陰陽調和、雌雄同體的歷史遺產。早在 1912 年的台南安平,就有台灣第一對女同志結婚。在基督宗教取代祖靈信仰前,許多台灣原住民族便已有「多元家庭」或「雙靈人」的文化。 

但這些文明,曾在西方基督教勢力甫進入東亞時被貶抑成敗德、淫亂、蠻荒,因而亡佚;如今當西歐與北美將同性婚姻或「同志友善度」當作現代文明的指標,又把東亞打成是落後、傳統的保守之域。這種以西方建構的人權觀與時間觀,就是反「同志國族主義」必須批判的雙重標準,及「西方進步/東方落後二元論」。

如何從台灣自己糾結、衝突但又豐富的族群文化與歷史傳統中,找到能滋養同運,以走出西方定義的「人權」與「同志國族主義」範疇,是作為「亞洲同志燈塔」的台灣在國內與區域政治中無可迴避的挑戰。

芝加哥同志驕傲遊行(高穎超 攝)
芝加哥同志驕傲遊行(高穎超 攝)

下一站,「彩虹總統府」?

台灣同運面臨的政治現實,正是上述三道難題糾纏下的結果。「婚姻平權法案」在立院卡關,正是因為法務部違逆四年來穩定過半數的民意,行政怠惰不提對案。完全執政的國民黨放任「反智文化」崛起,勾連並餵養「政商教集團」阻擋立法進程。美國同婚通過後,國民黨臉書上的彩虹旗照、蔡英文公布的「彩虹圓環」,究竟是一閃即逝的廉價表態,是西方「同志國族主義」的蝴蝶效應,抑或是真正肯認同志人權的價值,有待社會嚴格檢視她們後續的實質政策。

如果「彩虹洗版」代表著中青年世代的多元性別意識覺醒,那麼讓性別人權思想攻進制度的重要一役,便是 2016 年以選票淘汰反對同志與弱勢人權的候選人,把進步、多元的力量送進總統府與立法院,才有機會讓自由平權的彩虹從塗鴉牆照亮總統府外牆。

*作者為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台灣同志跨國同盟發起人兼輪值主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