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權社會」下男性的性別魔咒,陽剛角色的難題

2018-09-29 15:26

? 人氣

小翰在美商工作,每個禮拜有一天要早上七點報到去上英文課,每個月至少三次的應酬總是陪客戶喝到凌晨,因為工作業務的不同,他認為他的薪水比他女友賺得多是正常的。但是當女友跟他吵著說「工作不分貴賤,你薪水比較多所以你付錢是應該的…」他就會覺得有點刺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陽剛特質的養成,讓小翰不太願意跟他女友討論金錢的使用方式,他同時也認為跟她女友吵這個太小家子氣,久而久之他選擇在這個議題上面沉默,「像個男人」像個緊箍咒一樣,牢牢的栓住他,讓他在伴侶關系當中持續的付錢。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小南身上,小南從事社會運動的原因,就是來自於家裡面不平等的狀況,讓他覺得單純用「男性受惠、女性被壓迫」的父權概念去解釋他的性別處境是不夠的。

我是鑰匙兒童長大的小孩,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要外出工作,所以很小的時候就被培養成獨立的個性…但我妹不一樣,她出生的時候就全家寵…有一次我出門跟朋友去打撞球,想說妹妹一個人在家應該沒關係,回到家以後我爸就拿著藤條要準備抽我,他說怎麼可以放妹妹一個人在家…

以父權的概念來分析小南的行為,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說出「女性是需要被保護的對象」,所以男性在父權文化中自然得負擔起保護家人的職責。但是小南身體的傷也是真實的,他沒辦法理解,為什麼一樣的標準,在女性身上與在男性身上就是不一樣。

這種不一樣,其實就是來自於男性的生命經驗已經沒辦法與女性主義中的「父權文化」相呼應,男性的生命經驗與女性主義理論有了斷層,而這樣集體的斷層,恰好顯示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台灣,台灣的性別處境確實已經慢慢在改善中了,台灣的女性已經很少出現「罔氏、招弟」的姓名,不同性別的受教權也逐漸在被重視中……女性相較於以往,其性別處境確實地在改善當中。

在這層意義上,女性的地位相較與以往已經逐漸提升,若還是用傳統「男受惠,女犧牲」的父權文化去檢視性別處境,可能就比較無法呈現真實的樣貌。譬如說該怎麼去解構小翰的陽剛特質,怎麼去影響小南的親職教育融入性別意識,單純地用「父權文化」是不足夠的,而是該更細緻的去與男性工作,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男性認同性別平等的精神。

男人想想,並不是站在女人的對立面上去說男人有多辛苦,相反的,它希望讓女性可以看見在父權文化底下,男性所遭遇到的「性別魔咒」,而這些性別魔咒可能是來自於當地男性所遇到的真實處境,透過這些男性的敘說,我們得以看見父權文化如何在不同的性別當中運作。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繼續分析當代男性如何看待女權自助餐,包含男性認為女權自助餐當中存在的雙重標準,去脈絡化的攻訐男性言論,以及我們對當今性別平等運動的一些看法。

作者介紹|莊泰富

勵馨基金會教育專員

原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男人想想】從「女權自助餐」看見男性對父權的控訴(上))
責任編輯/陳秉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