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政治人物一直訴諸民意,他的邏輯可能有問題!這6個論證謬誤蒙蔽真相

2024-05-14 12:40

? 人氣

以下先整理出這篇論點的要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結論:政府的兒童發展計畫是個錯誤。

理由:

1.我們的子女需要受保護,避免被社會規畫師和自以為是的倡議者干擾正常的生活,並被迫離開家庭。

2.有權培養子女品格的人應該是父母,不是國家。

身為批判思考者,我們應該尋找這個計畫的明確事實。但我們沒找到任何事實,此文的理由充滿未經定義和情緒激昂的泛泛之論。這些詞彙將典型的產生負面情緒,而這是作者或講者希望讀者或聽眾連結到他所進攻的位置。

在面對很多情況時,訴諸情緒反應並沒有錯。看到醫院被炸彈攻擊而完全沒有情緒,實屬違反人性。知道有數千名女性淪為性奴、卻還努力壓抑情緒,著實逼人太甚。同樣地,拿出理由與證據設法說服他人產生某種情感反應,也沒有錯。

但是,以訴諸情緒為基礎來建構論點,卻是邏輯上的詭計。練習B的作者為了讓我們反對政府的兒童發展計畫,使出了兩種常見的邏輯詭計。首先,作者透過選擇的字詞來訴諸情緒,希望能觸動我們的感情,進而同意她的結論。當溝通者尋求支持的方法是激發人們情緒反應,而不是提出合理證據時,就犯了訴諸情緒謬誤(appeal to emotion fallacy),此謬誤常見於三種場域:廣告、政治辯論,以及法院。

訴諸情緒謬誤:運用容易引發情緒的語言來讓讀者或聽者分心,使其忽略相關的理由和證據。普遍受到操弄的情緒,包括恐懼、希望、愛國主義、憐憫和同情心。

其次,作者策畫了事實上不存在的攻擊位置,希望藉此讓我們轉而支持他。他將反對立場擴展至「容易去攻擊」的立場。這個例子的錯誤假設是,以為遭到抨擊的立場和國會實際採取的立場相同。小孩真的是普遍計畫中的棋子?對批判思考者來說,從這裡得到的教訓是:當某人抨擊某個立場的某些層面時,總是要查證他是否公正地再現了那個立場。如果沒有,那麼你就找到稻草人謬誤(straw-person fallacy)了。

稻草人不是真實的東西,而且很容易被擊倒——當某人犯下稻草人謬誤時,他的立場非常容易不攻自破。探討作者是否公平地再現某個立場時,最好的方式是蒐集所有立場的事實資料。

稻草人謬誤:扭曲對手的觀點,使其成為容易攻擊的箭靶,因此,我們抨擊的觀點實際上並不存在。

再來仔細探討第二個理由。作者表示,若非父母有權培養孩子的品格,就應該把決定權交給國家。且看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在《馬戲團》(Circus)的歌詞:「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懂得自娛自樂,一種懂得察言觀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